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2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单项选择题2.多项选择题3.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某国有林场为解决本单位职工福利,擅自采伐所管理的林木1000余棵。其行为属于()。A.单位构成盗伐林木罪B.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个人构成盗伐林木罪C.滥伐林木罪D.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刑法》规定,盗伐林木罪,是指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根据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数量较大的,以盗伐林木罪定罪处罚:(1)擅自砍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2)擅自砍伐本单位或者本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3)在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地点以外采伐国家、集体、他人所有或者他人承包经营管理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至于行为人是偷偷砍伐还是公开砍伐,对于成立本罪并不重要。根据《刑法》规定,滥伐林木罪,是指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滥伐林木罪与盗伐林木罪的客观行为方式存有实质性的区别,滥伐林木行为以违反森林法规为前提,客观行为包括有采伐许可证而不按照其规定要求的采伐行为,以及无证任意采伐具有所有权的森林或其他林木的行为;盗伐林木行为则纯属是无采伐许可证的采伐行为,行为人是在林木所有人、看管人或主管机关不知的情况下.私自秘密采伐不具有所有权的森林或其他林木,因此,盗伐林木行为本身具有非法占有林木的性质。滥伐林木罪的对象是具有所有权或者采伐权的森林和其他林木;而盗伐林木的对象是既无所有权也无采伐权的森林和其他林木。从本题题目所给定的案情看,国有林场擅自采伐其所管理但所有权为国有的林木,显然构成单位盗伐林木罪.所以本题的答案是A。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甲、乙为劫取财物将在河边散步的丙杀死,当场取得丙随身携带的现金2000余元。甲、乙随后从丙携带的名片上得知丙是某公司总经理。两人经谋划后,按名片上的电话给丙的妻子丁打电话,声称丙已被绑架.丁必须于次日中午12点将10万元现金放在某处,否则杀害丙。丁立即报警,甲、乙被抓获。关于本案的处理,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抢劫罪和绑架罪并罚B.以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和绑架罪并罚C.以抢劫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D.以故意杀人罪、侵占罪和敲诈勒索罪并罚正确答案:C解析:为抢劫财物而杀死被害人的,按照抢劫罪处理。以编造威胁亲属生命的方式勒索财物,实际并未实施绑架.只是利用了被害人丁对丈夫安危的担忧侵犯财产权的,构成敲诈勒索罪。甲乙二人在抢劫完成后又另起犯意实施敲诈勒索。构成两罪,应数罪并罚。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假定甲、乙、丙三人为了本单位的利益而组织实施了盗窃电力的行为,情节严重,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是为了本单位的利益而组织实施盗窃电力行为的.所以成立单位犯罪B.应当以盗窃罪追究甲、乙、丙三人的刑事责任C.仅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D.既要追究单位的刑事责任,又要追究甲、乙、丙三人的刑事责任正确答案:B涉及知识点:法律知识4.依据刑法规定,构成行贿罪要求在主观方面必须具有谋取()的目的。A.个人利益B.非法利益C.经济利益D.不正当利益正确答案:D解析:行贿罪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是收买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自己谋取不正当的利益而实施这种行为。知识模块:法律知识5.刘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在刑罚执行3年后,又发现判决前其还有放火罪,应判处有期徒刑7年,刘某还需执行的最长刑期可能是()。A.12年B.10年C.9年D.7年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刑法》第70条的规定,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本条规定的就是所谓“先并后减”的数罪并罚原则。故在本案中刘某还需执行的最长刑期可能为:7年+5年一3年:9年,故选C。知识模块:法律知识6.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