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南京明孝陵导游词南京明孝陵导游词作为一名优秀的导游,时常须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作为一种解说的文体,它的作用是帮助游客在旅游的同时更好地理解所旅游的景点包含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意义。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南京明孝陵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南京明孝陵导游词1各位游客:第1页共27页我们即将参观的景点就是明孝陵。你们知道明孝陵的主子是谁吗这人可大有来头,我们边走边介绍。明孝陵位于紫金山独龙阜玩珠峰,是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及其皇后马氏的合葬墓。朱元璋1328年诞生于安徽凤阳一个贫苦农夫的家庭,17岁投身皇觉寺,1352年参与了元末郭子兴的红巾军,1356年领兵攻克南京,1368年登基称帝。明孝陵修建于1381年,其实明孝陵的这片土地原是六朝开善寺的原址,也就是我们现在位于明孝陵东侧的灵谷寺,可是当时朱元璋为了夺取这篇风水宝地呢,还大兴土木的将寺址从独龙阜迁到了紫霞第2页共27页洞的南面。当新寺建成后一些风水先生又来搬弄是非,于是灵谷寺又再次搬迁现在到了明孝陵以东。在陵墓动工后一年,马皇后病逝,因为马皇后死后谥号“孝慈”因此陵墓取名“孝陵”1398年朱元璋病逝后入葬于此,整个工程直到142022年才完工。朱元璋生世:朱元璋生平。明太祖朱元璋(1162-1227),明朝开国皇帝。本名重八,又名兴宗,字国瑞,濠州钟离人。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瘟疫,孤苦无依,入皇觉寺为僧。率兵出征,有攻必克,1355年,郭子兴死,被明王韩林儿封为左副元帅。1356年,第3页共27页领兵攻占集庆(南京),改名应天府,建江南行省,称吴国公。实行“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计,积畜实力,1364年,灭陈友谅,自称吴王,1367年,灭张士诚,后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举兵北伐,进攻元大都。1368年正月,朱元璋即位称帝,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以应天为京师,是为明太祖高皇帝。明孝陵依托紫金山,陵园依山就势神道曲折,陵寝恪守中国建筑之传统,中轴对称,红墙金甍,宏门巨碑,神道石刻森肃穆穆,深远庄重。坟山封土为宝城宝顶,即围绕坟山起墙,称宝城。城中封土为山,称宝顶。自朱元璋起先宝城宝顶均为正圆形(清代帝陵依明制而第4页共27页建,独改宝城宝顶为椭圆),首创了宝城宝顶,前朝后寝的陵墓形制,开创了明清600多年帝王陵墓之先河。为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202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大金门、碑亭1、大金门的建筑特点及规模2、碑亭原来的建筑形式和现有的形式3、碑亭的俗称4、功德碑简介5、碑文的内容第5页共27页在我们看到的就是明孝陵的第一道大门——大金门,当年明孝陵陵区从大金门的两侧延长出一道45华里的外墙,把整个紫金山都包括在内。原来的大金门是重檐歇山顶,顶覆有黄色琉璃瓦,现在屋顶和大门都荡然无存了。只剩城座以及三拱门。过了大金门,我们就来到了四方城,这里原来是一座碑亭,由于顶部毁于清代咸丰年间的战火,只留下了四面墙壁和四个门券,每边长26.86米,如同一个四四方方的古城堡,所以南京人俗称它为“四方城”。四方城内的这座石碑叫“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是明成祖朱棣为朱元璋立的。碑高近4米,上书碑文是由朱棣亲笔所撰而成第6页共27页的。,全文有2746个字,共分为七部分,分别记叙了朱元璋的一生事迹。这块碑是南京现存最大的碑刻。下面这个驮碑的圣兽被称为赑屃,传闻为龙生九子之一,好负重。当年朱棣发动政变夺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马上实行了一系列巩固政权的措施,其中之一呢就是为朱元璋树碑立传,树碑立传,以此来笼络人心“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的落成是在1413年,这也是明孝陵工程结束的标记。二、神道、梅花山1、石象路的六种神兽名称、数量及排列依次2、望柱(点到即可)第7页共27页3、石翁仲路上文臣、武将的名称、数量及排列依次4、棂星门复建的时间5、孙权墓和赏梅胜地走过御河桥,我们就来到了明孝陵的神道,神道共分为二段,第一段是石象路,路的两侧从东往西依次排列有六种石兽,分别是狮子獬豸、大象、骆驼、麒麟和马,每组四只,两立两蹲。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帝王的威历;獬豸是传闻中的法兽,象征君王的正直不阿;骆驼乃沙漠之舟,展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