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外存储器2.6.1软盘存储器2.6.2硬盘存储器2.6.3光盘存储器22.6外存储器PC机的外存储器硬盘存储器软盘驱动器CD-ROM驱动器32.6外存储器2.6.1软盘存储器42.6外存储器软盘存储器=软驱+软盘片信息的存储介质3.5英寸软盘片信息的读写装置软盘驱动器(软驱)优点:存储介质(软盘片)可更换、携带方便、价格便宜缺点:容量太小(安装在台式PC的机架上)52.6外存储器软盘片的结构目前主要使用3.5英寸软盘写保护孔轴盘连接孔软盘片是两面涂满了磁性材料一张圆形软塑料片盘片被封装在一个硬塑料保护壳中读写窗(快门)是可移动的金属套,软盘工作时才打开移动翼片,露出写保护口,信息就无法记录到盘片,从而实现了写保护62.6外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的信息存储原理磁头,用于写入和读出信息“0”“1”盘片旋转方向磁盘片72.6外存储器磁道扇区磁盘的磁道和扇区磁盘表面被分为许多同心圆,每个同心圆称为一个磁道。每个磁道都有一个编号,最外面的是0磁道每个磁道被划分为若干段(段又叫扇区),每个扇区的存储容量均为512字节。每个扇区都有一个编号注:所谓磁盘的格式化操作,就是在盘面上划分磁道和扇区,并在扇区中填写扇区号等信息的过程82.6外存储器3.5英寸软盘片存储容量的计算共2个记录面(双面记录)每个记录面80个磁道(编号:0-79)每个磁道划分为18个扇区(编号:1-18)每个扇区的存储容量为512字节所以,每张盘片的总存储容量为存储容量=28018512=1.44MB缺点:盘片容量太小单位存储容量的成本:软盘片>优盘!优盘:1GB~8GB(100~200元)92.6外存储器软盘驱动器工作过程驱动器的主轴驱动系统带动软盘片不停地旋转若光线透过写保护窗,则禁止写操作定位系统将磁头定位到指定的磁道,进行信息的读写快门打开102.6外存储器如何增大磁盘片的容量?提高盘片上的信息记录密度!增加磁道数目——提高磁道密度增加扇区数目——提高位密度低密度存储示意图高密度存储示意图位密度道密度位密度道密度硬盘存储器112.6外存储器2.6.2硬盘存储器122.6外存储器硬盘存储器概述作用:长期保存各类信息特点:可读可写容量很大(当前台式PC:250GB~500GB)成本极低(当前:0.5GB~1GB/元)技术发展很快,容量将更大,成本会更低132.6外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的结构移动臂控制电路主轴硬盘片磁头接口142.6外存储器磁盘存储器的信息记录原理电流方向磁头磁盘表面磁性材料粒子盘片旋转方向写“1”写“0”磁存储器信息记录原理信息记录格式与软盘相同,按磁道和扇区进行存储,但磁道和扇区数目要多得多152.6外存储器信息的平均存取时间磁盘上的信息以扇区为单位进行读写,平均存取时间为:T=寻道时间+旋转等待时间+数据传输时间寻道时间——磁头寻找到指定磁道所需时间(大约5ms)旋转等待时间——指定扇区旋转到磁头下方所需要的时间(大约4~6ms)(转速:4200/5400/7200/10000rpm)数据传输时间——(大约0.01ms/扇区)磁头磁道旋转轴碟片162.6外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的性能指标(1)容量:以GB为单位,目前硬盘单碟容量约为40~100GB(2)平均存取时间:在几ms~几十ms之间,由硬盘的旋转速度、磁头寻道时间和数据传输速率所决定(3)缓存容量:原则上越大越好,通常为2MB~8MB(4)数据传输速率外部传输速率指主机从(向)硬盘缓存读出(写入)数据的速度,与采用的接口类型有关内部传输速率指硬盘在盘片上读写数据的速度,转速越高内部传输速率越快(5)与主机的接口:前些年使用:并行ATA(IDE)接口当前流行:串行ATA(SATA)接口172.6外存储器附:关于硬盘的SATA接口(1)前几年PC大多使用IDE(ATA)接口UltraATA100或UltraATA133接口,传输速率最高分别为100MB/s和133MB/s近两年开始大量采用SATA接口(150~300MB/s)串行传输方式,工作频率高(1.5GHz-3GHz)低电平差分信号,内嵌时钟信号传输线长度增加,插头插座体积缩小182.6外存储器附:关于硬盘的SATA接口(2)并行ATA接口的连接电缆SATA接口的连接电缆SATA接口电路功能SATA接口采用差分信号串行传输192.6外存储器使用硬盘应注意什么?正在对硬盘读写时不能关掉电源保持使用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防尘;控制环境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