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专题一、含义:生物育种是指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据不同的育种原理,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人们所需要的生物新品种。包括两种情况:二、育种方法:(一)根据“变异的来源”原理进行育种1.杂交育种:(1)原理:基因重组(通过基因自由组合,使各种优良性状集中在一起)(2)方法:连续自交,不断选种。(3)举例:已知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染锈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要求使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操作方法:(参见右面图解)①让纯种的高秆抗锈病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杂交得F1;②让F1自交得F2;③选F2中矮秆抗锈病小麦自交得F3;④留F3中未出现性状分离的矮秆抗病个体,对于F3中出现性状分离的再重复③④步骤(4)优点:操作简单(5)缺点:育种年限长,需连续自交不断择优汰劣才能选育出需要的类型。2.诱变育种(1)原理:基因突变(2)方法: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脂等)来处理生物,使其在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发生差错,从而引起基因突变。(3)举例:太空育种、青霉素高产菌株的获得(4)优点:提高了突变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5)缺点:从由于突变的不定向性,因此要处理大量的实验材料3.单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再人工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3)举例:已知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染锈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染病两纯系品种。要求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操作方法:(参见下面图解)①让纯种的高秆抗锈病和矮秆易染锈病小麦杂交得F1;②取F1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③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使染色体加倍,选取具有矮秆抗病性状的个体即为所需类型。(4)优点:明显缩短了育种的年限。得到的个体基因都是纯合的(5)说明:①该方法一般适用于植物。②该种育种方法有时须与杂交育种配合,其中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组织培养技术手段的支持。4.多倍体育种:(1)原理:染色体变异(2)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从而使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正常的有丝分裂,即可发育成多倍体植株。(3)举例:①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同源多倍体的培育)过程图解:参见高二必修教材第二册第89页图解说明:a.三倍体西瓜种子种下去后,为什么要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西瓜三倍体植株是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紊乱,未形成正常生殖细胞,因而不能形成种子。但在三倍体植株上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后,花粉本身的少量生长素,在授粉后扩散到子房中去,生长素能使子房发育成果实(三倍体无籽西瓜)。b.如果用二倍体西瓜作母本、四倍体西瓜作父本,即进行反交,则会使珠被发育形成的种皮厚硬,从而影响无子西瓜的品质。②八倍体小黑麦的培育(异源多倍体的培育):普通小麦是六倍体(AABBDD),体细胞中含有42条染色体,属于小麦属;黑麦是二倍体(RR),体细胞中含有14条染色体,属于黑麦属。两个不同的属的物种一般是难以杂交的,但也有极少数的普通小麦品种含有可杂交基因,能接受黑麦的花粉。杂交后的子一代含有四个染色体组(ABDR),不可育,必须用人工方法进行染色体加倍才能产生后代,染色体加倍后的个体细胞中含有八个染色体组(AABBDDRR),而这些染色体来自不同属的物种,所以称它为异源八倍体小黑麦。(4)特点:该种育种方法得到的植株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增加。(5)说明:①该种方法常用于植物育种;②有时须与杂交育种配合。(二)依据“工程原理”进行育种1.利用“基因工程”育种(1)原理:DNA重组技术(属于基因重组范畴)(2)方法: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个别基因复制出来,加以修饰改造,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