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种植与抚育管理技术湖北省林业厅林木种苗管理总站2011年9月周必成高级工程师1301646797913667173268提纲提纲油茶生物学特性油茶生物学特性油茶品种栽植技术油茶品种栽植技术油茶幼林管理技术油茶幼林管理技术油茶成林管理技术油茶成林管理技术油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树种,为常绿大灌木或小乔木,树高一般为2~8m,树龄可达100年以上。一、油茶生态学特性油茶根系发达,是喜酸性的阳性树种。根系直立,在pH值4.0~6.0的酸性红壤上生长良好,寿命长达100年以上。油茶属两性虫媒花,花期10~12月,果实次年10月成熟,经济收益期达50~80年。油茶实生树一般3~4年开花结果,嫁接树提早1~2年;造林后4年开始挂果并有一定产量,7~8年后逐渐进入盛果期。一般盛果期平均亩产茶果600~1500公斤。抱子怀胎虫媒花1.21.2油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范围油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范围湖南39.2%贵州2.3%云南1.2%陕西0.4%广西12.2%广东3.3%浙江5.3%安徽1.9%江西24.7%福建4.3%四川0.4%重庆1.1%河南0.5%湖北3.2%◆低产林面积过大,总产量低;改造成效难持久全国油茶年平产油5~6kg/亩。低改技术不持久,反复性大。◆经营意识淡薄,经营分散,管理粗放经营以农户自发经营为主,科技含量低,没有形成产业化。◆缺乏系统的栽培技术良种利用率<10%,对油茶的栽培技术基础了解不够,◆机械化程度低,集约规模化经营水平低季节性劳力不足,缺乏配套专用机具油茶栽培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低产林面积大经营管理粗放二、油茶新品种栽植技术立地选择造林规划造林整地良种壮苗栽植技术立地选择土层深厚理想的林地土壤: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砂质红壤、黄壤、黄红壤;pH值:4.0~6.5;水位、海拔:地下水位在地面1米以下,海拔500米以下;坡度、坡向:山地造林以坡度小于25°的缓坡中下部的阳坡、半阳坡为宜。造林规划划分小区林道规划合理配置排灌设施造林密度设置:行距为2.5~3.0m,株距为2.0~3.0m。林道规划排灌设施规划规划图撩壕整地全垦整地整地鱼鳞坑整地整地时间以10-12月份为宜,整地提倡使用机械整地。林地坡度小于5,全垦;坡度大于10°而小于25°采用带状整地;在坡度较陡或岩石裸露地采用穴垦或鱼鳞坑整地方式。回填待栽施基肥挖大穴拌匀覆土挖穴、施基肥穴规格70cm×70cm×70cm壕沟60cm×70cm挖穴后应施基肥,每穴施农家肥10~20kg或饼肥3kg、复合肥0.5kg或钙镁磷肥0.5kg,施在穴的底部,与底土拌匀,然后表土回填。良种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高产新品种两证一签适宜当地区域具有配套的栽培技术壮苗《油茶苗木培育与质量分级(LY/T1730.32008)》Ⅱ级苗以上良种壮苗不好的根系好的根系适时栽植造林季节:一般在12月至3月造林。在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容器杯苗造林季节可延长。拌匀基肥覆表土、扶正幼苗,细土回填,分层压实。嫁接口与地面平,做到根舒、苗正、土实。栽植要点去掉容器后方可栽植,操作要细致,苗木要直立,位于坑中央。回填土要从容器周边向容器方向四周压实,使土壤与容器紧密结合,切不可向下挤压容器。档案管理油茶新造林一定要建立健全档案制度苗木质量档案苗木合同;苗木生产、经营许可证、良种苗木质量合格证等造林规划档案造林规划图、地形图、道路、管线和排灌系统标识、密度和品种配置图等等造林技术档案造林设计、造林施工验收、幼林生长调查等抚育管理档案抚育管理时间、内容、农药、肥料的种类、用量等油茶幼林期包括幼林早期和始果期。幼林早期: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树体快速生长,培养良好的树体结构;始果期:促进树体养分积累,为进入盛果期打基础。主要技术措施:及时补植、抚育管理、施肥、合理间种、树形培育、病虫害防治等。三、幼林管理及时补植及培蔸抚育培蔸。对未栽正的或根系裸露的苗木要及时扶正及培土,根基20cm范围内培成龟背型。及时补植。发现缺株和病株,要以同龄壮苗补植,并加强管理,使补植苗与林地幼苗生长基本保持一致。覆土培兜谷壳覆盖稻草覆盖建议优先使用地表覆盖覆盖保墒。采用稻草、腐殖质、枯枝落叶、等苗蔸基部进行地表覆盖,保水保墒。枯枝落叶覆盖腐殖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