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建筑设计2015年5月《建筑设计4》——公共建筑设计PublicBuildingDesign■概念简述■总体布局■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建筑造型与设计手法问题一:关于大学生活动中心问题二:关于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实例分析与学生作品■功能分析公共建筑设计PublicBuildingDesign■概念简述概念简述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大学生活动中心——高校设立的组织指导大学生进行课余文化艺术娱乐活动的场所。属于文化娱乐类建筑或称文化馆类建筑。建筑特征•综合性——活动内容复杂、形式各异,建筑空间组织和建筑空间表现形式均应具备多用性和灵活性,实现一室多用和空间的综合利用。•文化性——校园建筑应体现出当代教育建筑的文化特质•标志性——大学生活动中心是校园建筑群中最活跃和富有个性的单体建筑。在其设施内容、建筑造型、艺术处理上应予充分考虑。使用者特征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富有热情、热爱生活、喜欢交流和沟通等。设计目标通过空间设计去引导或促进良性的行为活动方式,同时在校园中创造一个开放、亲切、易接近的聚会场所。■概念简述概念简述公共建筑设计PublicBuildingDesign大学生活动中心一、设计题目:大学生活动中心建筑设计我国东北某大学拟在校园内适宜的位置新建大学生活动中心一处,为满足大学生课余活动的需要,提供大学生自我实践和社会参与的机会,并为校学生会及其主要文化社团提供相应的活动场所,为大学生课外活动提供便利条件。地形图详见任务书第六条基地平面图地形说明。二、教学目的:1、了解并掌握具有综合功能要求的休闲、娱乐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与步骤。2、解决人、建筑、环境的关系的重要性3、通过设计,培养解决建筑功能、技术、建筑艺术等相互关系和组织空间的能力。4、初步理解室外环境的设计原则和建立室外环境设计的观念。5、基本掌握科学的设计方法和职业建筑师设计工作的操作技能。6、了解和自觉运用国家有关法规、规范和条例。三、设计要求:1、认真调研、查阅资料。2、认真分析地形,要求对场地进行总体设计,并做出分析报告。包括:a.场地内各组成要素(建筑、景观小品、道路、绿化、水体、硬地、出入口等)的规划与布局。b.场地空间的景观设计。3、要求平面功能合理,空间构成流畅、自然。室内外空间组织协调。4、结合基地环境,处理好校园环境与建筑的关系,做好相应的室内外环境设计。5、考虑所处地区的环境气候条件,保证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创造比较好的室外使用空间6、应考虑大学校园的特点,立面有特色、造型新颖,体现高校建筑的文化特点,反映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四、建设规模:1、总建筑面积控制在2900平方米左右,不得低于2600平方米,不能超过3200平方米。绿地率≥30%,总建筑密度≤35%,建筑限高≤24米。2、地形条件及场地周围环境见第六条说明。①规划用地为75×65=4875平方米,用地范围内东南角有约300平方米的水面,设计时可根据设计者的构思和创意酌情处理。②场地北邻学生宿舍区,西邻教学区,东邻活动区,南侧隔草坪、湖面与科研区相望。③基地内除水面以外,地势平坦,无特殊地形变化。五、参考资料:(一)、主要参考书目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4集“文化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休闲娱乐建筑设计》,东南大学胡仁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文化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4.《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6.《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7.《世界建筑》、《建筑学报》等相关期刊8.《文化娱乐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二).主要相关国家规范与标准1.《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2.《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0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6.《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T41-2014(2015年3月1日实施,同时原JGJ41-87废止)7.《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J67-20018.《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篇《建筑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