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墙体概述一、墙体的作用(一)承重作用(二)围护作用(三)分隔作用墙体的分类(一)按位置分:外墙、内墙(二)按方向分:纵墙、横墙(三)按受力情况分:承重墙、非承重墙(四)按墙体材料分:砖墙、石墙、砌块墙、板材墙(五)按墙体构造方式分:实体墙、空体墙、复合墙墙体类型如图1—纵向外墙2—纵向内墙3—横向内墙4—横向外墙(山墙)5—隔墙墙体的构造要求(一)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二)防寒和隔热的要求(三)隔声的要求(四)防火的要求(五)适应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六)防水防潮的要求(七)建筑节能的要求。墙体的结构布置方案(一)横墙承重定义:是将楼板及屋面板等水平承重构件,搁置在横墙上,纵墙只起围护和分隔作用。(一)横墙承重优点:楼板跨度小;房屋整体性好;在外纵墙上开窗灵活缺点:房屋开间尺寸不够灵活;耗用墙体材料多适用于:开间尺寸不大的住宅、宿舍、旅馆等。(二)纵墙承重定义:将楼板及屋面板搁置在纵墙上(二)纵墙承重优点:开间划分灵活;构件规格少;节省墙体材料;北方地区纵墙可充分发挥作用缺点:构件重量大;在纵墙上开设门窗受到限制;整体刚度较差适用于:房间较大的建筑,如医院、办公楼、餐厅、商店等(三)纵横墙混合承重定义:一栋房屋中纵墙和横墙都是承重墙,或者一部分由纵墙承重,一部分由横墙承重。(三)纵横墙混合承重优点:平面布置灵活;房屋空间刚度大缺点:楼板类型多;施工较麻烦适用于:房间尺寸大,房屋类型较多以及平面复杂的建筑。如教学楼、医院等。(四)部分框架承重定义:在建筑内部采用梁、柱组成的框架承重,四周采用墙体承重。(四)部分框架承重优点:空间较大、划分灵活、空间刚度大缺点:耗费钢材、水泥较多适用于:内部需大空间的建筑,如大型商店、餐厅、综合楼等。墙体承重方案横墙承重纵墙承重纵横墙混合承重部分框架承重4.2砌体墙(一)砖的种类:1、普通砖孔洞率<15%或者没有孔洞2、多孔砖:孔洞率≥1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的砖,常用于承重部位。3、空心砖:孔洞率≥15%,孔的尺寸大而数量少的砖,常用于非承重部位。普通砖(标准砖)烧结砖:粘土砖、煤矸石砖、烧结粉煤灰砖蒸压砖:灰砂砖、粉煤灰砖、炉渣砖强度等级:MU30MU25MU20MU15MU10MU7.5普通砖的规格:240*115*53mm(二)砌筑砂浆的种类:水泥砂浆——适合于砌筑潮湿环境的砌体混合砂浆——适合于砌筑工业与民用建筑地面以上的砌体及墙面抹灰石灰砂浆——适合于砌筑次要的民用建筑地面以上的砌体强度等级:M15M10M7.5M5M2.5M1M0.4M5以上的属于高强度级砂浆(三)砖墙厚度一般以砖长为基数来称呼墙体的厚度,如一砖墙、半砖墙等。当灰缝宽度按10mm计算时,砖墙厚度的尺寸如下:(四)砖墙的细部构造1、勒脚位置:是外墙外侧与室外地面接近的部位作用:(1)保护墙体,防止各种机械碰撞(2)防止地面水对墙基的侵蚀(3)美化建筑外观•建筑物的外墙与室外地面或散水接触部位墙体的加厚部分。•勒脚的作用是防止地面水、屋檐滴下的雨水的侵蚀,从而保护墙面,保证室内干燥,提高建筑物的耐久性。•勒脚的高度:一般不低于500mm,常用600~800mm,考虑建筑立面造型处理,也有将勒脚高度提到底层窗台下。•勒脚部位外抹水泥砂浆或外贴石材等防水耐久的材料,应与散水、墙身水平防潮层形成闭合的防潮系统。1、勒脚作法:(1)在勒脚部位抹20~30mm厚的1:2水泥砂浆,或者做水刷石(2)在勒脚部位将墙加厚60~120mm,再用水泥砂浆或者水刷石罩面(3)在勒脚部位镶贴天然石头材等防水和耐久性好的材料(4)用天然石材砌筑勒脚1、勒脚勒脚的做法2、散水•散水是与外墙勒脚垂直交接倾斜的室外地面部分,用以排除雨水,保护墙基免受雨水侵蚀。散水的宽度应根据土壤性质、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和屋面排水形式确定,散水的宽度一般为600mm~1000mm。•当屋面采用无组织排水时,散水宽度应大于檐口挑出长度200mm~300mm。为保证排水顺畅,一般散水的坡度为3%~5%左右,散水外缘高出室外地坪30mm~50mm。散水常用材料为混凝土、水泥砂浆、卵石、块石等。•在年降雨量较大的地区可采用明沟排水。明沟是将雨水导入城市地下排水管网的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