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功率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取得突破节能效果提高一倍以上主持这个攻关项目的是上海市航天局802所属上海天剑电磁技术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项目组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已经攻克15千瓦模块高频大功率电磁感应加工技术难关,并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目前这项技术成果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新华网上海6月28日电(记者杨金志)记者从上海市科委获悉,我国大功率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已获得重大突破。大功率电磁感应加热技术是一项重要节能减排技术,能量转化率达到90%以上,节能效果比传统技术高出一倍以上。大功率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研发主体是上海航天局802研究所下属的天剑电磁技术有限公司。28日,此项技术的工业应用项目通过专家验收。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基础是高频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化成频率为20千赫到40千赫的高频高压电流;电流流过线圈时会产生交变磁场;磁场的磁力线通过金属材料时产生强大的涡流,导致金属材料自行快速发热。传统电阻丝加热方式的加热效率是40%左右,其他能量都消耗在热传导和空气热对流上了。而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热效率能够达到90%,使加热效率提高了一倍。电磁感应加热技术本身是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但是,长期以来,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功率一直没有得到大幅提升,一般为2千瓦,很少能超过10千瓦,难以广泛应用。上海天剑电磁技术有限公司科技人员经过多年攻关,攻克了100千瓦高频大功率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难关,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目前,这项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水平。目前,国内已经有十多家企业和单位采用了大功率电磁感应加热技术。28日下午,记者在上海日之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看到,两台功率同为60千瓦的注塑机,使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机器表面温度只有40摄氏度,而使用电阻丝技术的机器表面温度达到170摄氏度,机器周围热气腾腾。“这些热气就是损耗的能量。”开发注塑机节能模板的江苏云长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斌对记者说。公司根据测算,使用新技术的机器每小时少用电十多度。产品型号:A型电磁加热设备产品规格:2.4KW、3.5KW、6KW、8KW…120KW/380V50/60Hz产品类别:工业电磁加热器(设备)产品备注: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食品、医药、电线电缆等行业的生产设备加热系统,产品技术规格:电源:3相380V±10%;220VA±15%;50/60Hz工作频率:20KHz~40KHz功率模块:2.4KW、3.5KW、6KW、8KW…120KW负载加热:直径120~600mm控制温度:120℃~350℃环境工作温度:0℃~45℃相对湿度:小于90%产品特点:●专业的防电磁泄漏设计●采用高可靠性的军品技术设计理念●集成智能化控制系统,温控精准、操作简便●选用进口大功率模块,质量优异;●加热电源模块化结构,最大加热功率不受限制;●具有过热、过欠压自动检测保护措施,安全可靠;●无污染源排放,优化工作环境;●热效率大于90﹪,比传统电阻丝加热节能40%以上。适用范围:广泛应用于塑料制品、食品、医药、电线电缆等行业的生产设备加热系统,以及在石油开采、石油运输管道的运用。高效的节能加热设备为企业、厂商大大降低了自身产品的生产运营成本,达到最终利润的最大化。电磁加热与传统电磁对比发布时间:2008-1-24传统明火加热示图电磁加热示图传统炉灶通过燃烧产生明火对锅具进行加热,然后再通锅体将热能传导到受热食物。以达到煮食的目的。此种加热方式60%左右热能在燃烧过程中外泄到空气中,热能得不到充分利用,还使厨房温度大幅上升,同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碳、二氧化氮及一氧化炭等对人体有害的有毒废气体迷漫在厨房中,工作环境恶劣。电磁炉加热原理是利用电磁线圈产生20-30KHz磁场,通过电磁感应,使铁质(搪瓷锅、铸铁或不锈钢锅)锅底产生涡流迅速使锅底产生热能,达到加热锅内食物的目的。整个系统全电脑控制、操作方便、精准,从0-300℃只需短短几秒种,热效率高达90%以上。无任何废气排放,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炉灶的无明火煮食的独特加热方式。采用工业电磁感应加热设备节能改造成功案例单位:上海日之升新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