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从报刊、书籍、网络等多种途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讲故事、采访、演讲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查找资料,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地采访,最后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学法指导查资料一一采访一一讨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环节一新课导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自强,让人在一次次磨炼中成长起来,而且变的坚强。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强的概念,又何须谈战胜困难。可以说,人自强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环节二活动流程一、认识“自强不息”的内涵活动一以小组为单位,课外搜集有关自强不息的名言、格言等材料,了解古今名人对于自强不息精神的论述。课内展示,并交流探讨自强不息的内涵。示例:、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一《论语•泰伯》、自强像荣誉一样,是一个无滩的岛屿。一一拿破仓、自强为天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一一清•康有为、自强不息,乃幸运之母。一一德国、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一《老子》三十三章、君子敬其在已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一一荀子、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一李白活动二中国古典诗词中也不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风骨,搜集相关的诗句,感受古人自强不息的精神,理解自强不息的含义。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一《后汉书・陈蕃传》、有志者事竟成。一一《后汉书・耿弇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一《汉乐府•长歌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一李白《行路难》二、寻找自强不息的人物活动一搜集中国古代自强不息的人物的故事,举办一场故事会,也可以办一期手抄报。示例:头悬梁锥刺股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环节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绑在头发上,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活动二采访身边自强不息的人物。采访准备。包括了解采访注意事项、采访者的基本情况,确定采访提纲,联系采访对象,与采访对象共同商定采访时间和地点,事先沟通采访内容实施采访。采访过程中注意要尊重采访对象,用语文明得体,内容紧扣自强不息这一主题。采访中,还可以根据情况补充新的问题。撰写采访稿。采访稿要紧扣主题,内容充实,形式上尽量做到图文并茂,还可以录制成小视频。展示交流。将各组的采访稿张贴出来,分享交流。三、演讲:君子当自强不息以“自强不息”为话题,自主选择演讲主题,在班上组织一次演讲活动。确定演讲主题。组建演讲团队。根据兴趣,自由结合,分别组建“不可一曝十寒”“须坚韧强毅”等若干个话题组。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交流分享,完成演讲稿的撰写。开展演讲活动。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代表本组进行演讲;另推荐一些老师、同学作为评委,组成评委会。语文课代表负责组织活动,比如确定演讲顺序,邀请主持人等。最后,根据各级表现,分别评出“最佳演讲稿”“最佳演讲者”等奖项。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