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2焚烧炉烟气在线监测系统技术要求1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安装于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医疗废物焚烧炉上的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EmissionsMonitoringSystems,以下简称CEMS)中的颗粒物CEMS、气态污染物(含S02、NOx等)CEMS和有关排气参数(含氧量等)连续监测系统(ContinuousMonitoringSystems,以下简称CMS)的主要技术指标、检测项目、安装位置、调试检测方法、验收方法、日常运行管理、日常运行质量保证、数据审核和上报数据的格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HJ/T75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T76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3系统组成焚烧炉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由颗粒物测量子系统、气态污染物测量子系统、烟气排放参数测量子系统、数据处理与传输子系统组成。焚烧炉必须安装颗粒物、HCI、NOx(以NO2计)、SO2、02、CO、流速、含湿量、压力、烟气温度、炉膛温度等在线监测因子。自行焚烧处理危险废物的单位可根据环评批复要求和自身实际安装在线监测因子。鼓励安装HF、重金属等相关标准中其它污染因子。4技术性能要求技术性能参照HJ/T76中的技术要求规定,当本技术要求下文中的部分技术指标与HJ/T76所规定的技术指标不相符时,以本技术要求规定的为准。仪器中污染物的测试量程可设置双量程或多量程,低量程范围一般应在相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1.5~2倍,高量程范围一般为原烟气的1.5-2倍。5监测站房要求5.1监测站房的基础荷载强度2000kg/m2具面积应>2.5x2.5m2,空间咼度应>2.8m,站房建在标咼>0m处。5.2监测站房内应有空调和冬季采暖设备,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30)°C,湿度应<60%,空调应具有来电自动重启功能,站房内应安装排风扇。5.3监测站房内配电功率能够满足仪表实际要求,功率不少于8kW,至少预留三孔插座5个、稳压电源1个、UPS电源1个。5.4监测站房内应配有有生产资质单位生产的标准气体,且在有效期内。(注: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出几种浓度标气的要求)。5.5监测站房的防雷系统应符合GB50057的规定。5.5.1系统仪器设备的工作电源应有良好的接地措施,接地电缆应采用大于4mm2的独芯护套电缆,妾地电阻小于4Q,且不能和避雷接地线共用。5.5.2平台、监测站房、交流电源设备、机柜、仪表和设备金属外壳、管缆屏蔽层和套管的防雷接地,可利用厂内区域保护接地网,采用多点接地方式。厂区内不能提供接地线或提供的接地线达不到要求的,应在子站附近重做接地装置。5.5.3电源线和信号线设防雷装置。5.5.4接地线和零线不得共用,主机柜外壳和可导电的金属外壳要可靠接地。5.5.5电源线、信号线与避雷线的平行净距离N1m,交叉净距离R.3m(见图1)。5.5.6由烟囱或主烟道上数据柜引出的数据信号线要经过避雷器引入监测站房,应将避雷器接地端同站房保护地线可靠连接。5.5.7信号线为屏蔽电缆线,屏蔽层应有良好绝缘,不可与机架、柜体发生摩擦、打火,屏蔽层两端及中间均需做接地连接(如图2)。5.6监测站房仪器应排列整齐,监测仪器顶平直度和平面度应不大于5mm,监测仪器牢固固定,可靠接地。二次接线正确、牢固可靠,配导线的端部应标明回路编号。配线工艺整齐,绑扎牢固,绝缘性好。6安装要求6.1安装位置要求参照HJ/T75中的技术要求规定。6.2安装设备要求6.2.1安装所需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设备:6.2.1.1烟气在线监测仪器,测量参数包括颗粒物、HCI、NOx(以N02计)S02、O2、CO、流速、含湿量、压力、烟气温度、炉膛温度等;HF和重金属作为选测因子;6.2.1.2系统必须的机柜、辅助设备(包括:供气单元所有设备、取样管线加热设备或管线等)及监控、通讯软件。6.2.2技术要求企业应按照以下要求安装相应的在线因子。在线因子的安装位置以附图1的工艺流程为例,工艺流程与图3差异较大的企业,其在线因子应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行安装。电源线、信号线与避雷线距离示意图图2信号线接地示意图6.2.2.1由于焚烧炉焚烧烟气组分的特殊性,即烟气酸性气体种类多(HCI、S02、NOx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