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管理与临床治疗的策略潘灝白.2011.7潘灝白研究方向:医院制剂、临床药学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奨三项曾任SFDA药品评价中心专家组专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专家组专家;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首屆、二屆委员;中国医院药学杂志编委、专家审稿员;河南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委、河南省卫生厅AIDS专家救治组药学组组长、厅医院管理年专家组临床药学组组长、省食品药品监督局专家组专家等职。现任河南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名誉主委;郑州市卫生局首席科学家★前言抗生素经常不是真正用于细菌感染的治疗,而是用来满足患者和医者的愿望。没有一种抗生素能治疗所有的感染性疾病。临床医生忽视了细菌、真菌、病毒拥有的适应力和患者的危险性。抗感染治疗是机动灵活的,需要对微生物学有基本的了解。过度的经验性用药导致高耐药菌的出现並可能发生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采用撒网疗法治疗感染性疾病必须结束,否则我们可能真会进入后抗生素时代。在住院的感染病患者中,耐药菌感染的病死率为11.7%,普通感染的病死率只有5.4%。在我国,真正需要使用抗生素的病人不到20%,80%以上属于滥用。从2011年起卫生部将多措并举以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为突破口,进行合理用药专项整治,研究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卫生部公布的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制定《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负责人是本机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明确对抗菌药物实施分级管理,强化处方点评制度,对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处方资格进行限定,加大监督管理力度。②进一步完善抗菌药各项临床应用技术规范:修订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制定《国家处方集(儿童药卷)》、临床路径等技术指导性文件。③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监测。进一步完善监测技术方案,扩大监测范围,细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细菌耐药数据的统计分析,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④继续开展全国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相关培训⑤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在全国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通过进一步加大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抗菌药物处方行为的检查和干预力度,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从今年开始,卫生部将开展为期3年的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对二级以上公立医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规范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2011年实施方案中,卫生部要求卫生行政部门与医疗机构负责人、医疗机构负责人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明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控制指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将纳入医院评审、评价和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指标体系,还将作为院长、科室主任综合目标考核以及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指标。医疗机构要进行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置感染性疾病科和临床微生物室,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应不低于30%医疗机构抗菌药物采购目录要在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三级医院采购的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原则上不超过35种。医疗机构住院和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和20%。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医疗机构每月组织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进行点评,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要进行通报。点评结果作为科室和医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2011.4.7世界卫生日主题:“抵制耐药性──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抗菌素耐药成全球性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superbugs,nodrugs”!★做好优化(合理)抗菌治疗的三个层面抗生素管理。“为治疗或预防感染,优选抗生素品种、剂量和疗程,以取得最好临床结果、最低的毒性和最少的后续的耐药影响”(GerdingD语)为达此目标而制定的计划或程序,即抗生素管理规划(ASPs)。它是实现优化抗生素治疗的实施办法。优化抗生素治疗策略。为应对耐药不断增长的形势变化,就抗生素治疗一般性原则在具体运用上的调整与举荐,是对群体而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