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青春》教学内容:1.唱歌《青春舞曲》2.欣赏《共青团员之歌》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演唱《青春舞曲》,体会音乐中人们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青春的珍惜之情。(2)通过欣赏《共青团员之歌》,体会音乐中苏联青年誓死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念。2.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对节奏的模仿与反复练习中体会音乐要素对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作用。(2)找出歌曲旋律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并进行歌曲的快速背唱。(3)结合歌曲,分析歌词,启发学生珍惜青春年华从现在做起。3.知识与技能:(1)了解新疆典型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2)学习“鱼咬尾”以及重复的旋律创作手法并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3)了解王洛宾的生平及贡献。(4)准确地有感情地背唱歌曲。教学过程:1.导入: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唱歌《青春舞曲》(1)请学生边聆听歌曲边小声地哼唱歌曲旋律。(2)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典型节奏型并随老师练习。附点节奏:4/4X.XXX|X.XXX|切分节奏:4/4XXXXXXXXXX|XXXXXXXXXX|(3)学生跟随老师的钢琴演唱歌曲的旋律,并找出歌曲的旋律创作特点。(4)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歌曲旋律创作特点。①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鱼咬尾”的部分,并请学生按此手法进行四个小节的旋律创编。1=C2/4532IIII②请同学们找出歌曲旋律中重复的部分,并对旋律进行逐步记忆。(5)请同学们有节奏地朗读歌词。(6)跟随老师的伴奏填词反复演唱,并能背唱歌曲。(7)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这首歌曲设计相应的力度和速度变化,并请同学们踊跃展示。(8)介绍新疆的常用民族乐器。(9)随老师学跳新疆舞的几个典型动作。(10)将学生分成3组,一组同学演唱歌曲,一组同学表演舞蹈,另外一组拍击节奏。3.竖笛演奏欣赏《青春舞曲》请同学们观看竖笛演奏视频,体会不同表现形式所带来的不同感受4.欣赏《共青团员之歌》(1)请同学们完整聆听歌曲,边听边思考歌曲的结构。(2)请同学们分析不同段落的不同情绪。(3)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大跳)及典型节奏。(4)完整聆听。七年级音乐《青春舞曲》教学反思曾英子本节课采用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学习演唱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新疆维吾尔族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人文地理风光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强大的视觉冲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学歌曲的热情。并通过随后的各种类型的组合的演唱视频介绍,激发学生创作班级演唱组合兴趣,达到本节课理想的教学效果。根据这节音乐课,进行以下反思:1、歌曲导入: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本节课的学习,我采用展示民族舞蹈辨认各个少数民族,引出新疆维吾尔族及音乐特点,为后面课堂评价做铺垫。2、节奏感知:初步感知音乐的整体情绪。第1条节奏学习一拍附点,让学生拍腿,体会维吾尔族风格特点。第2条节奏学习一拍切分,让学生运用“点颤”的方式,深入感受维吾尔族的典型节奏型。运用了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节奏特在“听、奏、舞”中感受和体验音乐的风格特点。3、自主听唱:学生在前面跟随音乐进行节奏练习的同时已经对歌曲相当熟悉,当音乐播放时,学生能够自主的听唱。运用默唱、慢速、加快速度、弹性演唱等多种方式反复演唱,对歌曲逐步熟悉演唱。4、合作探究:此环节运用对演唱形式进行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演唱形式反复演唱,此环节是对自主听唱环节演唱的补充,通过不同方式的演唱避免单调的学歌,以达到多次演唱的效果。5、视野拓展:运用观看四种不同形式的《青春舞曲》让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表演特点,从民族性、表演性、可听性、创编性四个方面进行观看,选择需要的素材,为后来的创编环节做铺垫。6、创编表演:从视频中看到的素材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创编表演,发挥特长展示个性。此环节学生通过运用打击乐器、改编歌词、舞蹈等表演方式进行了展示。学生在此环节虽然能够上台进行展示,但还不够大方,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多注意这方面的培养。本节课运用不同环节的逐步挖掘,体会歌曲的意境和维吾尔族风格的典型特点。但是我觉得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唱歌的环节多注意指导和细致的评价。在探究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