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模拟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汉书·地理志》言:“秦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荡灭前圣之苗裔,靡有孑遗。”这说明秦()A.实行皇帝制度B.实行郡县制C.统一度量衡D.实行世袭制2.秦汉时期,面对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间的冲突,为了保卫自己的文明系统,秦汉采取了“用险制塞”的隔绝固守与“异途凿空”的外拓互通并举之策。表现在()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通婚和亲B.北讨匈奴、南征越族、开凿灵渠C.修建驿道、收复河套D.构筑长城、通使西域、开辟丝路3.《陆游集》中提到: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这一现象出现在()A.隋唐B.宋代C.明代D.清代4.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在《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提出“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历史的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A.有利于西方思想的传播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C.开启近代化生产模式D.引进了西方的资本与人才5.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历史现象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C.国共两党结束对峙局面,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建立6.罗斯福曾对他的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日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并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对材料的正确理解是()A.罗斯福只看到日本作战力量的强大没有看到中国的力量。B.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C.中国抗战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D.中美两国在抗战时期一直合作抗日7.由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联想到“林肯领导美国人民从噩梦般的困境中走出来”的历史。这里的“噩梦”是指()A.英国殖民统治B.黑人农奴制度C.经济大危机D.南方奴隶主叛乱8.“(明治维新)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文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西方文明指()A.加强中央集权B.学习西方技术C.提倡文明开化D.建立警察制度19.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的国际背景是()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C.多极化格局形成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10.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其中“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的本质含义是()A.制定公平经营制度,规范市场经济秩序B.确保资本主义制度,强化国家调控职能C.政治上的民主体制,经济上的高度集权D.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国有化的改造题号12345678910答案二、组合列举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新一轮改革或再从农村启动。1861年,俄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但解放的农奴获得的土地是依靠方式得到的。美国内战期间,为满足人们对土地的需求,林肯政府颁布了。1978年至今我国广大的农村对于土地的管理和使用,实行(制度)12、中国和美国都是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大国,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1917年,中美两国共同加入的政治军事集团是。1942年,面对共同的敌人,中美等国共同签署了《》1972年,美国总统访问中国,中美关系开始缓和。13、依据论述写出中共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党的诞生,开天辟地:革命转折,生死攸关:团结大会,胜利大会:改革开放,民富国强:三、辨析改错(8分)1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1﹚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国王拥有最高权利的基本原则。改正:【】﹙2﹚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