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一测”教学模式下小组合作互学的研究》课例研究报告高石崖初级中学陈永强【摘要】“小组合作互学”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它旨在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本人选择了三节不同教师执教的同课异构课作为研究对象,从教师的上课的全过程观察小组合作评价的有效性,不断尝试、检验和总结,最后经研究课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推动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英语课堂教学实效的有效方式。【关键词】小组合作评价学会学习一、选题的意义与价值(一)选题的缘由:就目前全县来讲,很多学习都在实施不同形式的小组合作互学模式,可是有的教师虽然开展小组合作,但他们组织的小组合作互学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同时课堂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缺乏师生之间的互动评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自主、互动的动力和激情,从而导致了小组合作互学的无效或低效现象。我校文科组在学校实施以学习轴为中心的“四学一测”课堂教学模式背景下,优化组合小组形式,制定并实施了四人为一小组的合作互学模式,目的是为了打造优质高效的初中英语、语文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二)达成的目标:1.诊断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原因。2.寻找实施小组合作评价的有效性策略。3.试图找出影响小组合作效果的因素及寻增强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策略。二、研究的过程与发现:我选择了人教版新目标《七年级英语》2013版下册第4单元《Don’teatinclass》作为“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的课例。(一)第一次研究课的设计与实践为了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学案导学”的作用,教师能以学促教,有效进行“后教”,即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达成有效的课堂教学。学校英语教研组提出了四人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并始终以“四学一测”合作互学方式来完成教学流程。以下是学案导学课和展示课上对这一教学模式不同老师执教的一些思考:【观察与发现】:从学校推行的“四学一测”合作学习模式上来看,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念:学案导学,互帮互学,能够利用学生四人一小组进行生生互动合作。有效先学为有效后教打下了基础。可是从学生的表现上来看,学生先学的效果和对学生先学内容的检测还不是很到位。从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英语提炼上看,英语语言运用和实践的水平整体还略显不够。【分析与诊断】:1、小组讨论形式化,实效性不强。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学生仅仅是一起热闹地“核对”了导学的答案,学生没有有效进行深层的思考。生生互动的生成内容没有达成。学案内容也太多,没有分层次,小组合作有效性不明显。而且激励性评价没有凸现。教学片段1导学时,教师布置学生在课前10分钟自己从课文中找出重点短语。然后再找出课文中的祈使句,并思考句子的结构。整个班级四人一小组,共8个小组。学生各自找出重点短语,然后就一起翻译短语。当找课文中的祈使句时,组内甚而较弱的同学就只是从其他同学那里把答案抄过来,没有自己的观点。小组合作失去实效。课堂教学环节,学生讨论的主动性不强,讨论的时间不够,甚至出现了“冷清”的场面。教学片段2教师以一个游戏导入,然后显示很多的图片,让学生一起来导学新内容,同时教学祈使句,操练所学短语,检测导学的效果。让学生根据所展示的图片进行师生问答和生生互动操练。虽然是以四人一小组的位置面对面坐着,但许多学生只顾自己独立思考,并且完成得比较出色。而部分同学自己不仅缺乏归纳的能力,也缺乏查找资料的习惯和能力。好久也没个结果,或者到别的同学那里抄一下。这时就没有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使合作流于形式。课堂活动及展示时小组内分工不明确,小组合作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教师让学生模仿课文句型,小组合作讨论祈使句。然后每个小组在组内进行分享,再由学生代表小组展示讨论内容时,小组内的分工很不明确,记录、发言的学生互相推托。有学生在汇报时,其他小组成员只是听,而没有进行互动,积极回应缺乏。生生间的语言互动,多是按一问一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