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带着感情读课文VIP免费

带着感情读课文_第1页
1/1
“带着感情读课文”随想唐流芳学校搞教研活动,大家都去听课。因年级主任事先说了,听好课还需要每一位老师评课,还给每个听课教师发了评议表,有些挑战性。因此在听课的时候特别认真,课前谈话、导入、语气表情、学生反应……记的特别详细。可是还是有一个环节听得不怎么清楚,疏忽了。当执教老师让学生带着赞美的感情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的时候,我只顾着作笔记,忘记了老师让学生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因此,只好等学生读好以后,找了身边一个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问:刚才这一自然段,老师让你们带着怎样的感情去读?那位学生看了我一下,然后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忘了!我想,这也难怪,我都没听清楚。于是就找了身边的另一个学生问可他也说不知道。接着又问了第三个、第四个……一共问了身边的六个学生,他们不是摇摇头,就是说不知道。咦,怪了!既然都说不知道,那你们刚才是怎么读的?而且,老师还说你们读得真不错。一连串的问号在我的脑海中闪现。看来,这里带着“赞美”的感情去读课文第2自然段,还只是老师单方面的感受,而根本不是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或者说,课文学到这里,学生还没有达到应带着“赞美”的感情去读的这种体会。此时,学生还没有进入文本,到文本中去感受、体验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和韵味等,就要求学生从文本中走出来,急着让他们谈谈自己的体会、说说自己的感悟,急着让他们带着某种感情去读,或者要求学生把某种感情读出来。当老师说带着“赞美”的感情去读的时候,学生听到“读”就像条件反射一样,没有多想,就放开嗓子大声读了起来,也根本没有把这个“赞美”带进去。当我上完教研课《颐和园》后,也有老师提议,颐和园这么美的课文,有许多美得段落,学生也能说出来,是否让学生把这些段落美美的读一读,效果是否更好??我也曾让学生在其他课文中试用这种方法,可效果并不明显,有时甚至一句话都分成几小节来读,都读不完整,更别说体会美感,用赞美的感情来读。是学生读得太少?老师没教好?我想,我们的语文课堂并不缺少读,多的是命令强迫的读,多的是条件反射的读。而缺少的恰恰是由感而发的读,缺少的恰恰是情感交融的读。我们教师在让学生读之前,是不是可以多一点耐心,是不是可以给学生多一个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多一份自己的独特感悟呢?或许,这样的读更加有血有肉,这样的课堂更加精彩而有内涵呢?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带着感情读课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