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学教学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作为教师,当然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教会学生学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让孩子在老师不教他时,他仍然知道怎样去学,很自觉很有效地去学习,老师就必须教给他学习方法。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不可能一辈子跟着老师学,他总是要走出校门的。学校教给的知识总是有限的,无限的知识要靠自己去获取。而一个人在学生时代是否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掌握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对一生的精神生活以致学术水平、工作成就,都有很大影响。小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小学阶段,不仅是他们掌握知识的重要阶段,而且也是掌握良好学习方法的重要阶段。这里的“小学阶段”,包括小学低年级阶段。有的同志认为高年级才能谈到学习方法研究、学习方法指导,低年级还谈不到。我不这样看。我认为孩子一开始学习,就存在一个学习方法问题,老师也就要解决学习方法指导问题。就是儿童做游戏,也有个怎么玩的问题;娃娃学电脑,也要掌握怎么打的问题。不能因为他们年纪小,就不告诉他们怎么玩、怎么打。可以说,学习方法与孩子的学习活动是同时存在的,不是按照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就是按照错误的方法学习,问题在于老师在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是自觉还是不自觉我教过的许多学生,对我在低年级时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多年来还都记忆犹新。一些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给我来信这样说:“在小学里老师常对我们说字是写给别人看的,要写得端正、清楚、正确,做到横平竖直;写信写文章也都是写给别人看的,也要写清楚明白,有条理有层次。一年级时老师让我们先说后写,就是从说话到写话到作文。‘文革’前我们在小学里只读到三年级就‘停课闹革命’了。我们到农村插队时,凡是出黑板报、写总结都由我们担任,完全靠小学里的基础打得扎实,学到了一些学习方法,知道如何查字典,如何作文,才能胜任工作。”这说明教会低年级学生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当然,在小学教学中要重视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并不是说要给小学生搞专门的学习方法讲座,讲多少理论,而是要将学习方法指导渗透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之中,并且要同正确学习态度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结合起来。没有好的学习态度,很难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下面,我想就自己在备课、上课以及辅导中如何注意学习方法指导谈点体会一、备课时要考虑学生如何容易学作为老师,备课时不仅要考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更要从学生学的角度多想想,学生怎样学才易于接受。语文第一册《我们爱老师》一课,全文只有三句话。其中第二句“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重点也是难点。这句话比较抽象,一年级小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在备课时就考虑事先带领学生到公园去参观园丁是怎样辛勤劳动培育花草树木的,使他们获得一些感性知识,再联系老师平时做哪些工作,怎样为学生健康成长操心,让他们体会到老师跟园丁一样辛勤。虽然出去参观看起来多费些时间,但这样比较符合低年级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学得活、印象深、效果好。几十年的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课文中的科学知识点是学生的兴趣点,容易激起思考、提问,是形成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好问——的契机;老师在备课时自己首先要对这些知识点弄清楚,才能因势利导,让学生得到知识与学习方法上的满足。第四册的《野兔》一课,讲的是一只野兔与老鹰搏斗的奇异情景。野兔用巧妙的办法踢死了老鹰。在备课时,我们同年级的老师都觉得奇怪,不大相信,连老师都不大相信,可想而知,学生更会在这方面有疑问了。所以,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专门到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请教,并亲眼看到野兔踢老鹰的标本,这才相信课文讲的确是事实,进一步体会到课文写得生动。从后来上课的情况看,果然学生先是觉得有趣,渐渐又觉得不太可能,待老师讲到自己的认识过程后,他们不仅对课文内容理解了,而且也学习了老师掌握知识好问的态度与方法,学习中有了问题,都能及时提出。有一次上二年级《蜘蛛》一课,我讲了蜘蛛怎样捉飞虫和甲虫的事。我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有个学生举手问:“蜘蛛的网有粘性,能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