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低年级学生自主识字能力的现状及其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一、二年级主要的学习任务。在此学段明确提出识字目标:要求认识1600—1800个汉字,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使孩子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认识的愿望。那么,如何有效、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提高识字效率,使每个汉字成为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有效“媒介”呢?作为小学低年级的教师,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的现状及其策略进行研究。一、低年级学生识字现状新课程改革后,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现状不甚乐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识字效率不高;二是回生现象严重,遗忘率比较高;三是学生识字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识字方法单调、枯燥;二是识字教学过分注重识字技能的传授,一味强调识字的工具性,忽视教学的人文性,教学目标定位过于单一,只注重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忽视了识字过程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这样学生识字就缺乏主动性,更谈不上智能的发展;三是识字教学的评价统一标准,脱离了学生的发展,忽视学生的个体的差异。二、低年级学生识字方法(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主动识字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效率低,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思维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儿童乐于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快乐识字呢?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课上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教学活动和游戏,例如在教了“左、右”两个生字后,就让学生做一个游戏:我出示“左”字卡片,学生就举起左手拍拍左肩,然后跺跺左脚;我出示“右”字卡片,学生就举起右手拍拍右肩,然后跺跺右脚,这样,在游戏中既让全班学生复习巩固了这两个易混淆的生字,又让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左右的印象,使一些本来左右位置分不太清楚的学生加深了印象,这样语文课上学习生字的同时又突破了数学课位置关系的难点,真是一举多得啊!而且学生学得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如教“挂”“打”“踢”、“拍”等字时,可让学生做做这些动作,体会这些字的部首与意思的关系,从而记住这些字的字形。我还和学生一起玩开火车、摘苹果、夺红旗、接龙等游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如小组玩夺红旗的游戏,获胜的小组每个人都能得到一面红旗。为了取胜,学生们会积极认字,有不会读的和不会组词的会主动想办法合作解决。(二)、立足课堂,提高识字效率低年级的老师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学生逐渐掌握了识字工具,识字速度加快了,可是,随着识字量的扩大,学生常常读错、用错形近字、同音字,而且,部分生字出现回生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怎么防患于未然呢?识字教学内容上就要从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教学形式上要生动活泼,教学难点要分散,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使儿童能喜闻乐见,易于接受和记忆,从而促使识字教学效率提高。1、创设情境识字法我常常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开展识字活动。如:学习《自选商场》一课,要学习14个生字:商场等,课堂上,教师把学生分成若干活动小组,扮演顾客购物,在小组里把学生准备的商品及包装盒摆好,模拟好一个小小的自选商场,用小纸片写上商品名称。如:学生要买牙膏,就必须找出写有“牙膏”的小纸片交给售货员,找对了,读对了,就算购物成功。12、实物识字法用实物识字,可使学生对要认的字产生强烈、深刻的第一印象。如教学《菜园里》一课中有关蔬菜名字的汉字:豆角、辣椒、黄瓜、茄子、萝卜、南瓜、卷心菜等,可引导学生观看各种蔬菜实物,对照实物看标牌,通过看看、摸摸、读读、认认,甚至尝尝,调动多种感官认字记字。通过这样的教学,汉字和实物紧密地联系起来,汉字的表象就会清晰地贮进学生的头脑里,就会明显地提高识字效率。3、猜谜语识字法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根据这一特点,把生字编成谜语,可以帮助学生在猜谜语中识字。猜谜语识字有字谜和画谜,如“比”字字谜,“兄弟两个在一起,一个弯来一个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