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6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陨落(yǔn)诘难(jié)簇新(cù)味同嚼蜡(jiáo)B.扶掖(yè)膜拜(mò)恁地(rèn)恪尽职守(kè)C.腼腆(tiǎn)诓骗(kuāng)恣睢(zhì)吹毛求疵(chī)D.怄气(òu)抽噎(yī)瞰望(kàn)越俎代庖(zǔ)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红装素裹气吞斗牛断章取意鳞次栉比B.廓然无累涕泗横流怀古伤今通霄达旦C.怒不可遏根深蒂锢自知之明睡眼惺忪D.蹑手蹑脚豁然贯通周道如砥重蹈覆辙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A.同学一百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落第:原指科举时代考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C.斑羚羊们发现自己陷入了进退维谷的绝境,一片惊慌,胡蹿乱跳。(维谷:这里指具体的山谷。)D.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惟妙惟肖:这里形容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人生道路上,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但只有不气馁,坚持下去,总会有成功的一天。B.全世界每天至少有5万人死于由于水污染引起的各种疾病。C.在交通管理部门的大力宣传下,使我们南宁市的酒后驾车现象大为减少。D.为了做好食品安全工作,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发挥自己的充分作用。5.填到横线上的文句恰当的一项是()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芝麻儿。但人总是踩山于脚下,哪怕它是万山之王——珠穆朗玛峰。人,为攀登而欣喜;__________。A.山,却缄默不语——它用自己的筋骨,证明着自己的伟大。B.山,却冥然不觉——它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C.山,却欣喜万分——它以为人的攀登作出贡献而自豪。D.山,却毫不在意——它相信人永远不会征服自己的。6.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太不了解它们了。”B.在横跨中国南部的“户外采风”中,东方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酷暑、严寒、狂风、暴雨、沙尘等……越往西就越是人烟稀少,东方不得不经常风餐露宿。C.人们不知道地球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比喻、拟人,表现“我”急于到赵庄看戏的焦急、急切心情。)B.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比喻、夸张,说明行军之神速。)C.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夸张,突出地表现时光迅速流逝。)D.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反语,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强盗行径的强烈的讽刺与愤慨。)8.对下这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A.“衡阳雁去”是说“大雁从衡阳飞走了”而并不是“大雁向衡阳飞去了”。B.这首词既表达了将士们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C.“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塞虽寒冷,但有羌管奏乐,生活并不艰苦,也很热闹。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明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全正确的一组是:()(2%)A.阔绰(chuò)寒襟(jìn)幌子(huǎng)捺定(nài)B.笔砚(yàn)踱着(duó)水槽(cáo)旁鹜(wù)C.撂下(gē)澡饰(zǎo)通衢(qú)谮害(zèn)D.莳弄(shì)管蒿(gǎo)袼褙(gēbèi)潲子(shào)2、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A.不屑置辩与时具进蜀犬吠日相时而动B.味同嚼腊强弩之末与虎谋皮助纣为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