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爱”进行到底红椿镇中心学校邹翼珊尊敬的各位评委,亲爱的老师们,大家下午好!感谢红椿镇初级中学党支部精心的组织,给了我这次演讲的机会。今天台上台下的老师中:有德高望重的老前辈;有学识渊博的中老年教师;有年轻有为的骨干教师;有镇人大刘主席。在此,敬请各位,多多赐教。我演讲的题目是:将“爱”进行到底。儿时的我曾怀揣种种梦想:当人民警察,保一方平安;当医生,救死扶伤;当工程师,造福人民;当镇长,建设秀丽家乡……后来,因为自己的父亲是人民教师,初中毕业后,也就报考了安康师范学校,说实话,当时目的很简单,毕业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随之也就有了稳定的工资,不至于外漂。可是当我真正登上讲台后,才明白当人民教师,远远不止我想的这么简单。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也是当教师的灵魂。刚刚召开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新标准,新要求,我们又该如何加强师德修养,我想最好的方式——那就是爱!爱,其实,就在我们身边。红椿镇四溪教学点何曲璋老师,今年51岁,从教36年来,一直扎根在红椿镇边远乡村学校,被教育战线上同志们誉为“老边防战士”。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教书育人上,把真挚的爱播种于山村教育这片沃土之中。他执着,源于热爱;坚守,源于责任。红椿镇四溪教学点是目前本镇最边远的乡村学校,距本镇14公里,交通不变,信息闭塞经济条件相对滞后,何曲璋同志正是在这样一个地处偏远,条件艰苦的地方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在这样环境里,一呆就是几十年,现在的教学点,上至校长,下至炊事员,所有的工作都要靠他一人张罗,但他任劳任怨。对于个人能力而言,他爱好文学,善于写作,精通乐理,软硬笔书法,样样在行。几次镇中心学校调他到初级中学任教,他都婉言谢绝。也曾有人问过他,你为什么放弃了镇中心学校的优越条件,一至呆在这个乡旮旯里,他平淡的说四溪是我的家,这里的孩子需要我。在基层教学期间他曾受到各级表彰,得到各种荣誉,他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也经受过困难、挫败、委屈,他更没有因此而彷徨、退缩,而是以执着的信念坚守着这份责任。只要心中有爱,就会创造奇迹。爱是教育成功的基础,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师爱如雨,润物无声,育人无痕。何老师一直用自己真诚的爱心呵护着每一位学生,用无限的爱心倾听着花开的声音。在农村学校,学生家长长年外出务工,大部分孩子都是留守儿童,自然何老师肩上也就多了一份责任,不但从早到晚要上好每一节,生活中还要当起孩子们的爸爸、妈妈!节日里,他和孩子们在一起,包饺子,煮荷包蛋,孩子们不因为想念爸妈而哭泣,这便是何老师最开心的事;下雨天,他撑起雨伞一个一个的把孩子们背过危险的路段,直到背影模糊在深山中,他才肯离去冰雪天,他把自己家的取暖炉搬进了教室,生怕孩子冻着了,一群山里的娃娃,在何老师的精心呵护下,健健康康的成长,快快乐乐的学习。一直以来,他所包的班,学生成绩很优异,孩子们如愿以偿的上了初中,高中,考上了大学,他依然戴着那幅800度近视眼镜,在台上默默的奉献着。在教书育人中,他体味到了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快乐。天道酬勤,积善成德,一路上辛勤耕耘,鲜花自然会盛开。是爱,创造了奇迹。心甘情愿做叶的事。泰戈尔曾说过:“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教育工作的本身就意味着平凡,意味着付出,但正是日复一日的平凡与付出,才铸就了师者的伟大。36年来,为了自己无悔的选择,何老师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学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爱戴。由于长期扎根在边远乡村教学,学校没有多余的教师,从周一到周五,一个人要缠到底,每天从早到晚都要围到娃娃转,与他相伴的只有一幅眼镜儿和一盏明亮的电灯。当自己身体有个三病两痛,也只能强忍着,硬撑着。当我翻开他的相册,再看看眼前这个人,明显瘦了,有白发了,额头上皱纹又增加了几道,脸颊上颧骨翘高了,手上的青筋也崩得老高。今年开学初,半夜凌晨四点何老师突然心跳加速,说不出话来,连夜找人帮忙,几经周转,送往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