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资治通鉴》1、了解作品作者:检查预习本文选自是主持编纂的一部记载了从到共1362年间的史事。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司马光(1019-1086),字,北宋家,家。《资治通鉴》司马光五代战国君实政治史学编年体通史2、文中人物简介孙权(182-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重臣。4云浮市伊顿实验学校吴宏辉20153、给下列字词注音:邪涉猎孰更遂yéshèlièshúgēngsuì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读懂文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当初对……说说现在掌管事情用事务难道想做句末语气词只应当历史罢了说与……相比怎样以(之)为12云浮市伊顿实验学校吴宏辉2015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于是开始和讨论事情非常(十分)惊奇现在就为什么无实义迟于是拜见表顺接读书人再,又13云浮市伊顿实验学校吴宏辉2015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1)蒙辞以军中多务。(注意语序)(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注意“邪”,表反问,相当于“吗”)(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注意“乎”,表感叹)(1)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推托。(4)长兄认清这件事太晚了啊!(3)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学官吗?问题探究:1、孙权劝谁学?劝学的原因是什么?2、劝学要达到什么目标?劝学的语言是什么?3、劝学的结果是用哪句话表现的?使用了哪种表现手法?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揭示学习的必要性。)(反问句,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责备神情。)(要求不高,可行,强调学习的方法、目的性。)(反问句,委婉的批评。)(现身说法,语气恳切,揭示学习的可能性。)1、“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读出惊讶不解的语气。)(反问句,表感叹语气,并非对鲁肃不满,而是表现出吕蒙对自己才略长进后感到很自豪、自得。)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本文给你的启示:(1)孙权劝学的角度(2)吕蒙变化的角度(3)鲁肃赞学的角度(4)联系自己实际从孙权劝学成功,我感受到一个人要善于向别人提出恰当的意见,并且提建议时语气要委婉,使对方容易接受。读了吕蒙的变化,我知道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读了这篇课文,我懂得了学习不只是读书人的事,对从事任何工作的人都有好处。……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努力读书吧!相信你会成功!1、练习背诵课文。2、解释文中两个成语并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