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学之间能够较好地合作、交流与倾听,能比较主动地探究新知,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新知,对于加法中凑整十、整百数并不陌生。但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对于新知的掌握也有快有慢。教学内容: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52—53页。教学目标:,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2.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能正确、灵活地应用加法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讨论、计算从而自己复习并总结出加法结合律的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回顾三节课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指名说一说。)二、新授1.出示准备题:①(8+4)+68+(4+6)②(19+62)+3819+(62+38)=12+6=8+10=81+38=19+100=16=18=119=119(8+4)+6=8+(4+6)(19+62)+38=19+(62+38)讨论:比较两式题的异同。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2.上述两题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符合猜想。)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李叔叔骑车旅行第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了104千米,第三天骑了96千米,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千米?三、小组展示1.学生先汇报A.口头列式:(88+104)+9688+(104+96)B.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C.判断,得数会相同吗?(相同)D.计算结果。得出(88+104)+96=88+(104+96)2.提问:以上几个加法算式中,每个算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1)谁能用符号(任意选3个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如:(□+△)+○=□+(△+○)(2)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的结合律呢?三、练习1.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a+(20+9)=(a+20)+915+(7+b)=(20+2)+b(10+20)+30+40=10+(20+30)+402.简便计算。273+352+64864+36+81+193.五(1)班有学生51人,四(1)班有学生47人,四(2)班有学生41人,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板书设计:(8+4)+6=8+(4+6)(19+62)+38=19+(62+38)(88+104)+96=88+(104+96)加法结合律:(a+b)+c=a+(b+c)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长春小学荆勇2016-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