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阅读理解课文,加深理解词语【教学目标】1.熟书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句话,提高学生阅读能力。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二)学习要求,任务1)读懂每一句话。2)熟练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掌握运用新句型。(三)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至倒数第四自然段。(11分钟~13分钟)要求带着以下问题阅读;1.文字有什么作用?2.另外一套文字是什么?3.水手是怎么辨明方向的?4.飞行员,鸟,蜘蛛是怎样阅读天上的信息的?5.建筑工人怎么看待地下的石灰石?6.森林中的大石头是怎么来的?在自读的基础上,提出疑难句子和课文中未理解的部分,小组讨论,互帮互学,争取在其他同学的帮助下读懂课文,能回答上述问题。基本理解每一句子的意思和形式,全篇文章的主要意思和表述方式。各小组把还没有弄懂的词语,句子和课文的其他部分汇总,拿到全班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求得对本课课文疑难点的理解。老师的任务不是直接说出问题的答案,而是通过各种方法,启发,引导,促使学生深思,联想,慢慢地理解和解决疑难。(四)串讲课文1.第一段(1-5自然段)介绍文字用处很大,引出另一套文字——大自然的文字。2.第二段(6~倒数第四自然段)介绍大自然的文字起到的作用。介绍水手利用星座这个大自然的文字辨明方向。飞行员,鸟,蜘蛛阅读天空这本大书了解情况。建筑工人读懂了地下的石灰石。色白林中的大石头原来是漂砾。学习句型;“像…一样”这一句型表示一事物与另一事物在某方面有共同之处;例如;刚下了一场大雨,外面像冬天一样冷。小丽华的汽车像真的一样。“不是…而是”这一句型表示并列关系,强调肯定的方面。例如:他不是不知道今天要上课,而是到医院看病去了。我不是看你可怜,而是真心想帮你。(五)学生朗读课文可以老师领读,也可以让学生一起读,要求发音正确,流利;分小组读或全班齐读。【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熟读课文,达到能用自己的话复述。3.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型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