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两个精彩段落。(2)正确认读本课十个生字,会写十个。2、过程与方法:(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体验、交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通过对比,珍爱自己优越的学习条件,更加倍的努力学习。教学重难点:体会学习环境的艰苦,了解学习的重要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创境。教师导语:同学们,我们每天早晨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学习,你们感觉到幸福吗?你们想过吗?在20世纪30年代的小朋友又是怎样学习的那,学习的条件又如何呢?请同学们打开书。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4、检查朗读。5、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三、理解课文。1、自由地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1)当时学习条件怎样?(2)学生的学习态怎样?2、我们现在的晨读与30年代的小朋友相比有哪些异同?小组内进行交流,从文中哪些词句读懂的?3、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对比后个人的感受。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应学习他们什么?4、随机指导朗读。5、文中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四、拓展延伸。激发学生多读书的愿望及乐趣,推荐一些书《寄小读者》、《背影》、《万卡》、《爱的教育》五、指导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