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课本35页例2例3及做一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2、能综合运用比例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重点:解比例。教学难点:解比例的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学生自主探究练习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什么叫做比例?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3、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你用什么方法检验?9:10和3.6:41000:0.2和10:0.0024、板书课题:解比例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2。(1)出示课文例题和情境图。(2)根据题意,描述两个相等的比。板书:解:设这座模型的高度为X米。X:320=1:1010X=320×1(问:根据什么?)320×1X=————10X=32答:这座模型高32米。2、学生独立思考,说一说你是怎样解比例的,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3、教学例3。(1)出示例31.56——=——2.5X(2)学生独立练习,求出未知项。(3)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发现问题,及时解决。(4)请一位学生上台板演。1.56——=——2.5X解:1.5X=2.5×62.5×6X=————10X=104、然后教师指出:解比例一般按比例的基本性质写出积相等的式子,再求未知数x。三、拓展练习(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1、解系列比例123——=——8:12=X:452.4X110.4:X=1.2:2X:10=——:——342、汽车厂按1:24的比生产一批汽车模型。汽车模型长25cm,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全课小结:这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是怎样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布置作业:练习六的第7题、11题。板书设计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例题二:解:设这座模型高X米.X:320=1:1010X=320×1320×1X=————10X=32答:这座模型高32米。例题三:1.56——=——2.5X解:1.5X=2.5×61.5X=15X=10三、说课后反思虽然本课教学中紧紧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与简易方程之间起到桥梁作用这一点展开,较好的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很多参与教学过程、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自身的语言没有激情因而课堂气氛还有点沉没,以后我会在这个方面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