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中数学全程复习方略配套:专题七-探索问题VIP免费

初中数学全程复习方略配套:专题七-探索问题_第1页
1/39
初中数学全程复习方略配套:专题七-探索问题_第2页
2/39
初中数学全程复习方略配套:专题七-探索问题_第3页
3/39
点击进入相应模块专题七探索问题探索问题主要考查学生探究、发现、总结问题的能力,主要包括规律探索问题、动态探索问题、结论探索问题与存在性探索问题.(1)规律探索问题,通常考查数的变化规律,然后用代数式表示这一规律,或者根据规律求出相应的数值.解题时,要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步骤,应使所得到的规律具有普遍性,只有这样才能应用于解题.(2)动态探索问题,通常与几何图形有关,给出相应的背景,设置一个动态的元素,在此基础上,探索其中的位置关系或数量关系,解题时应化动为静.(3)结论探索问题,通常给出相应的条件,然后探索未知的结论.解题时,首先结合已知条件,大胆猜想,然后经过推理论证,最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切忌想当然地确定结论.(4)存在性探索问题是运用几何计算进行探索的综合型问题,要注意相关的条件,可以先假设结论成立,然后通过计算求相应的值,再作存在性的判断.规律探索问题【技法点拨】规律探索问题是指由几个具体结论通过类比、猜想、推理等一系列的数学思维过程,来探求一般性结论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通过对所给的具体的结论进行全面、细致地观察、分析、比较,从中发现其变化的规律,并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然后再给出合理的证明或加以运用.【例1】(2012·恩施中考)根据表中数的排列规律,则B+D=_______.【教你解题】答案:23【对点训练】1.(2012·凉山州中考)对于正数x,规定,例如:,则f(2012)+f(2011)+…+f(2)=_______.【解析】 1f(x)1x11114f(4),f()11454514111f(1)f(1)f()f()f()2201120121111f(2012),f()11201220132012120122012,2013答案:201211f(2012)f()1,:f(2011)f()201220111,,f(1)f(1)1,11f(2012)f(2011)f(2)f(1)f(1)f()f()220111f()20121201112f(1)201122012.2同理2.(2012·河北中考)某数学活动小组的20位同学站成一列做报数游戏,规则是:从前面第一位同学开始,每位同学依次报自己顺序数的倒数加1,第1位同学报,第2位同学报,第3位同学报…这样得到的20个数的积为_______.【解析】这样得到的20个数的积为答案:211(1)11(1)21(1)311111342021(1)(1)(1)(1)(1)221.1231920231920动态探索问题【技法点拨】动态探索问题的特点是以几何图形为背景,讨论某个元素的运动变化,探索其中隐含的规律,如线段关系、角度大小、面积关系、函数关系等.在解决动态问题时,要抓住不变的量,找出其中的规律,同时还应该考虑到,当动态元素到达某一位置时,“动”则变为“静”,从而化动为静.【例2】(2011·河南中考)如图,在Rt△ABC中,∠B=90°,∠C=30°.点D从点C出发沿CA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点E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E运动的时间是t秒(t>0).过点D作DF⊥BC于点F,连接DE,EF.(1)求证:AE=DF;(2)四边形AEFD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值;如果不能,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DEF为直角三角形?请说明理由.BC53=,【思路点拨】(3)分∠EDF=90°,∠DEF=90°,∠EFD=90°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并得出结果.【自主解答】(1)在△DFC中,∠DFC=90°,∠C=30°,DC=2t,∴DF=t.又 AE=t,∴AE=DF.(2)能.理由如下: AB⊥BC,DF⊥BC,∴AE∥DF.又AE=DF,∴四边形AEFD为平行四边形. ∴AC=2AB=10,∴AD=AC-DC=10-2t.若使□AEFD为菱形,则需AE=AD,即t=10-2t,解得即当时,四边形AEFD为菱形.3ABBCtan30535,3==10t3=,10t3=(3)①∠EDF=90°时,四边形EBFD为矩形.在Rt△AED中,∠ADE=∠C=30°,∴AD=2AE,即10-2t=2t,②∠DEF=90°时,由(2)知EF∥AD,∴∠ADE=∠DEF=90°. ∠A=90°-∠C=60°,∴AD=AE·cos60°,即,解得t=4.③∠EFD=90°时,此种情况不存在.综上所述,当或4时,△DEF为直角三角形.5t.21102tt25t2【对点训练】3.(2011·莱芜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长为2,宽为1的矩形ABCD上有一动点P,沿A→B→C→D→A...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初中数学全程复习方略配套:专题七-探索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