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坝中学历史教学案20141027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主备人:夏文华做题人:夏文华审核人:汪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秦统一的背景,秦兼并六国的顺序、完成统一并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时间。2、学习秦统一六国的历史意义,探讨建立统一国家的意义。3、通过对秦始皇其人和他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具体措施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4、阅读“秦疆域图”,培养识图能力。学习重点:秦统一的历史意义学习难点:秦统一的原因。课堂预习:“秦王扫六合”1.背景(1)战国以来,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但政治上的分裂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______成为大势所趋;(2)商鞅变法后,秦国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2.过程(1)决定性战役:____(2)时间:____(3)先后兼并的国家:________3建立(1)建立者:______(2)都城:______(3)历史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4.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______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陈胜吴广起义1.直接原因:戍边农民遇雨误期,按秦法应被处死。2.爆发:①时间______②领导者______、______③地点______④口号____________3.重大事件:在陈建立______政权4.结果:吴广、陈胜相继被害,起义失败了。5.历史意义:是我国历史上______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楚汉战争1.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2.交战双方:西楚霸王______和汉王______3.交战目的:争夺天下4.战争的结果:______打败了______课堂检测:1.公元前260年,秦国破了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这次战役是()A马陵之战B长平之战C城濮之战D巨鹿之战2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A公元前475年B公元前230年C公元前221年D公元前220年3秦灭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秦朝的暴政B秦刑法的残酷C秦始皇的病死D六国不甘心失败4下面对秦末农民战争的评价,其中不正确的是()新坝中学历史教学案20141027A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B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C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西汉政权D陈胜吴广的精神在历史上永放光芒5你知道“破釜沉舟”这一成语出自哪一战役?()A长平之战B城濮之战C巨鹿之战D马陵之战6楚汉战争是指()A刘邦和项羽之间争夺帝位的斗争B陈胜吴广之间争夺帝位的斗争C刘邦和陈胜之间争夺帝位的斗争D吴广和项羽之间争夺帝位的斗争7推翻秦朝统治的是()A陈胜B吴广C刘邦D项羽8“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下例关于秦统一六国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B秦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C从公元前230年到前221年,秦陆续灭掉了六国D秦建立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课堂巩固:1连连看(1)纸上谈兵A鸿门宴(2)斩木为兵,揭竿为旗B巨鹿之战(3)破釜沉舟,背水一战C长平之战(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D垓下之战(5)四面楚歌E陈胜吴广起义2材料1:战国以来,随着各国间经济文化联系的不断加强,政治上的分裂状态阻碍了社会发展,统一成为大势所趋。材料2:因为封建割据及混战不断,人民遭受了难以忍受的痛苦和灾难,人民渴望统一。材料3:商鞅到秦国后,向秦孝公大谈治国图霸之术,受到重用。经过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材料4:秦国善用人才,采用远交近攻的战略,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皆无力抗秦。秦能够统一中国的原因有哪些?3材料一:据史料记载,秦朝人口中修建骊山陵墓的有70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的有30万人;移民戍边的有50万人,共计150万人,在加上修建驰道的,建筑离宫的,更有大量日夜奔走于途、运输粮食的。所以秦朝常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材料二:据史书记载:税收20倍于古,2/3的收成交给政府。假如一个农民收获900斤粮食,那么就要交给国家600斤以上。材料三:当时在秦国的市场,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怪现象呢?材料四:秦二世即位后,任用宦官赵高,统治更为残暴。天下的舆论都是“天下苦秦久矣”。秦二世即位的第一年,在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鼓动下,900壮士在大泽乡“斩木为兵,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