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梁小学四年级语文导学稿执笔人:李秀琪时间:2013.3.13备注一、课题:《5、中彩那天》第二课时二、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在还车之举中表现出的高尚品质,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2、体会文章的写作特点。三、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我会注音。中()彩凭据()兴()奋中()间拮据()高兴()2、根据意思选词语。拮据面黄肌瘦闷闷不乐梦寐以求教诲迷惑不解1.心事重重,烦闷不快的样子。()2.缺少钱。()3.睡梦中都在寻找,追求,形容愿望强烈、迫切。()4.教导。()5.辨不清是非,让人很难理解。()6.面色发黄,身体瘦弱,形容不健康的样子。()【导学释疑】1、整体感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自主学习再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感受父亲的人格魅力(可参考下列问题进行品读、感悟)(1)、“梦寐以求”是什么意思?找出课文中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说说意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实现后的心情。(2)、画出父亲中彩后表情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3)、父亲遇到的“道德难题”是什么呢?到底难在哪儿?(4)、假如现在你就是这位家境平寒、梦寐求车且用一个人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的父亲,你在擦掉“K”字时,心里都想些什么?(5)找出文中”我”的言行,理解我对这件事的态度。(6)体会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联系。(7)、说说为什么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理解“富有”的特殊含义)3、小组合作组内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说出自己的体会和理解4、班内展示,鼓励4号同学积极发言。【巩固提升】结合课文,想想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与体会,可以是内容的感悟,可以是写作的启示,也可以是由此产生的想法,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交流。【拓展延伸】1、同学们,车被开走了,家中的每个人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他们是什么表情,可能说了哪些话?请写一写“我们”全家人当时的表现。车被开走了,——————————————————————————。【检测反馈】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的技术()的汽车()的人群()的时刻()的痕迹()的事情2、把句子补充完整,再选择正确的答案。母亲常常安慰家里人:“一个人要活得——————,有————,就等于有了—————。”(1)这句话中的“一大笔财富”指的是:()A一大笔钱。B、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精神财富,是做人的道德观念。(2)母亲常常这样安慰我们是因为:()A、我们家太穷了,妈妈很自卑。B、尽管家里很穷,但妈妈希望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学会做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