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细节》教学设计《抓住细节》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中的作用。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3.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初步感知1.导入主题。同学们,我们的语文课本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里面充满了形形色色的人物。在本学期学过的课文中,哪个人物最让你记忆犹新?这个人物的哪些举动,哪句话语,哪副表情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点拨。灯片中储存五种细节描写的课文范例。外貌描写:《少年闰土》动作描写:《老人与海鸥》语言描写:《詹天佑》心理描写:《穷人》神态描写:《唯一的听众》3.提出细节概念,并强调细节描写能够使我们笔下的人物生动起来。4.出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课文插图,回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对于表现人物的作用。二、插图描摹,深入体会1.出示《顶碗少年》插图,学生观察后完成细节描写片段。2.学生完成后交流。3.总结:同学们,抓住细节描写让你们笔下的顶碗少年变得生动,仿佛让我们置身于杂技表演的现场,感受到紧张的一幕。三、回顾习作,迁移巩固1.回顾本学期习作,交流成功的细节描写。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这些细节描写,看看你最欣赏哪位同学的作品。2.学生交流。说一说欣赏的理由。3.自主修改作文中的片段。请你选择一处细节描写进行修改,争取让你笔下的人物活起来。4.修改后交流。侧重谈自己的修改思路或感受。5.小结:今天这堂课,我们通过创作和修改细节描写,体会到了抓住细节描写能让笔下的人物生动起来,人物特点会更加鲜明。课后同学们可以尝试修改其余写人的__,老师会进行二次批改。文海拾贝俞维远长得虎头虎脑,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两颗惹人喜爱的小虎牙,额头上还有一撮长长的刘海。江湖人称“鱼头”。——摘自《少年“鱼头”》作者:卢兴琦我一个不小心,脚被开水烫了。我紧闭双眼,不断呻吟,一脸苦色地坐在地板上。马翼飞见了,急忙把我扶起来,不慌不忙地把我的脚放进冰水桶。过了一会儿,他用布轻轻擦干了我脚上的水,小心翼翼地帮我缠上纱布。——摘自《乐于助人的好朋友》作者:吴瑞生快上科学课了,可是同学们都还在教室里,只听高钧涛大喊一声:“同志们!冲啊!为战士们报仇!”一边喊还一边拿起书做了个冲锋的动作。——摘自《快乐活宝》作者:朱雨涵表妹一见碗里堆积如山的蔬菜,便摆出一副厌恶的样子,苦着小脸瞪向“幕后黑手”——我姑姑。“不好好吃饭,不准吃零食!”妹妹一见不妙,立刻低下头默默扒饭,像只温顺的小猫咪。——摘自《我的表妹》作者:张蔚医生在我手臂上绑了一根橡胶管,不紧不慢地给针管按上针头。我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我多么希望那地狱般的时刻不要降临,时间可以永远停止。——摘自《抽血记》《抓住细节》教学设计2说说你在生活中体验到的有关“母爱“或”父爱“的一个细节。探究(三):怎样表述细节课文示范:例1:他的脚板宽大,裂着许多干沟,沟里嵌着沙子和泥土。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他一般都去凼里洗,拖着一双湿了的草鞋唿嗒唿嗒地走回来。例2: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例3:那天早上父亲天没亮就起了床,我听着父亲的脚步声很轻地响进院子里去。我起来时,父亲已在新屋门口踏黄泥。…………那时已经是深秋,露水很大,雾也很大,父亲在雾里。父亲头发上像是飘了一层细雨,每一根细发都艰难地挑着一颗乃至数颗小水珠,随着父亲踏黄泥的节奏一起一伏。晃破了便_滚到额头上,额头上一会儿就滚满了黄豆大的露珠。〖指津〗遵循“聚焦、分解、还原、放大”的原则,把记录的素材加工创造为具体可感的画面。写好细节应注意:1.细致观察,写出真实感受。2.细节贵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