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薄弱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地处农村,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师资水平有待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亟待提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领导务必敢想、敢为、敢抓、敢干,以教育教学质量求生存,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谋发展,2008年度2009年度我校中考在全县位于中等靠后,2010年度我校中考质量滑坡,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学校领导必须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积极性,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现针对我校对教育教学的管理,将部分管理情况汇报如下:一、以人为本,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前提。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要重视人,要做到以人为本,人才是管理体系中最重要的要素,这是学校教育教学得以发展的首要前提。学校要健康快速发展,在管理上应该重视全体教职工的作用,必须具有科学和民主的理念,要充分发挥学校每个人的作用,让教职工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具体来说,应该做到对领导班子而言:必须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团结的班子、开拓的班子、廉洁的班子、战斗的班子.学校不怕缺钱,不怕条件差,不怕师资弱,在平时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只要领导班子成员能够做到淡泊名利,率先垂范,身先士卒,为教师做表率,替学生做楷模,教师就没有理由不好好干工作。另外,作为学校领导,一定要有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要树立“学生第一,教师第一”的思想,时时刻刻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师,心中有教育,为学生谋前途,为教师谋福祉,为教育谋发展,这才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对教师而言:学校要想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做到政治上诚心,业务上关心,生活上尽心,工作上放心,政策上融心,以此赢得教师的信任和支持。可以说,谁抓住了教师的心,谁就先赢得了学校的教育教学。对教师,学校尽量要做到:其一是引导。学校要定期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在会上多讲学校的办学思路及办学理念,加强与教职员工的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与支持,用先进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统一教师的思想。确立一个明确、具体的质量管理目标,用它作为教师行动的指南.教师对学校的支持度的高低决定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强弱,也是一所学校成败的关键所在。只有心往一处想,劲才能往一处使,只要广大教职工团结在一起,学校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其二是尊重与理解。教师是一个内心极为敏感的群体。“尊重人性,换位思考,利益共享。”是领导者与教师相处的三大法宝。学校是为教师服务的家,为教师服务,让教师满意,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学校领导要树立教职工第一的意识,在领导者心目中,教师的位置要摆在首位。教师工作很辛苦,一年到头披星戴月,一天到晚两头黑,一定要让教师感觉到只有身累没有心累。其三是激励。理解教师,激励教师,为教师唱赞歌,大力宣传教师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及时犒劳为学校做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在学年初,根据确定的目标,建立一套质量管理目标激励机制,在全校教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中提出5%的奖励成果基金,在奖金的分配上尽量减少按量的分配份额,增加按质的分配份额,让教的好的老师得到应有的奖励,坚决避免按人头分馒头的“大锅饭"现象。对学生而言:作为学校,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领导者也好,教师也好,要始终围绕学生转,要为了学生的发展尽心尽力,不要只关注优秀生教育,更要关注学困生的教育.教育教学质量要提高,首要任务是把大写的“人”装在心中,这样,学校才有亲和力、凝聚力、战斗力,学校的发展才有希望。二、建章立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人团结好,人心凝聚好,接下来的工作是建立、健全、落实机制,只有好的机制,才能确保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要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必须要有好的科学的管理机制。“人叫人动人不动,机制调动积极性。"在我校,学校先后制定了九年级学情月调制度,领导巡视值日制度,考勤、制度,教职工“一日常规”制度,班主任考核管理制度,后勤人员管理制度,门卫管理制度,期末统考、中考奖惩制度,教研活动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政治学习制度等。与此同时,学校还启动了“学生评教”工程,涉及到教师的专业发展、教科研、教育教学竞赛、教育教学质量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