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做看薛梅教学目标:1、会认10个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3、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课文的感情朗读、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以前学习的一首儿歌《人有两件宝》吗?(课件出示)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回忆一下,这首儿歌想要告诉我们什么?师:对呀,无论生活和学习,我们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用斧头砍东西又慢又不整齐,于是人们发明了锯;用扇子扇风很费力气,于是人们发明了电风扇。(出示课件)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发明吗?每一种发现和发明都是人们用心思考、不断实践获得的。今天,老师将给大家介绍一位既善于思考又善于动手实践的小姑娘,你们看,她是谁?(课件出示)板书:伊琳娜二、初读课文。师:在伊琳娜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朗读课文,注意听清楚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你们听清楚了吗?那我来考考你们!(出示课件:词语和句子)1、在读准字音的同时认识生字,分析字形。师:既然读准了字音,那读正确课文应该没有问题了,我来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朗读这篇课文,其他同学听听他们读正确了没有。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正音。师:刚才我们初读了课文,课文的主人公除了伊琳娜,还有谁?板书:朗志万3、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请浏览一下第一自然段,并用直线把他提出的问题画下来。师:谁来读读你画的句子?(课件出示朗志万的话。)4、朗志万共说了几句话?谁来读一读他说的第一句话?师:你知道什么样是漫出来吗?在生活中,你还见过什么漫出来过吗?5、课件出示:水从杯子里漫出来。从漫出来。6、教师边演示边说:朗志万说一个杯子放满了水,再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你知道水为什么会漫出来吗?可朗志万又说了,如果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你知道却不是哪样吗?7、杯子里的水明明已经满了,放进别的东西水都会漫出来,可是放进一条金鱼,水却不会漫出来。这真是一个的问题?谁还想读读朗志万提出的这个奇怪的问题?(指名读)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奇怪的问题吧!(齐读)师:对呀,这是为什么呢?一个小朋友说:“。”(出示课件)师:你知道鱼身上的鳞在哪儿吗?鱼鳞有什么作用呀?另一个小朋友说:“。”请你猜一猜,还有的小朋友会说什么?出示课件:还有的小朋友会说:“。”师:看来孩子们的想象力还真丰富呢!可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伊琳娜此时心里会怎样想呢?8、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来,她是怎样做的?请默读45自然段,用笔划下她的做法。9、指名回答,课件出示:她回到家里问妈妈。师:遇到问题可以请教别人,问妈妈、问老师、问朋友都可以。伊莲娜的妈妈告诉她答案了吗?妈妈是怎么说的?(指名回答)师:我觉得这个妈妈真不够意思,孩子向你请教问题,你怎么不告诉她呢?你们觉得我说的对不对?师:伊莲娜的妈妈其实是个很会教育孩子的妈妈,她不是把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这样就能培养伊琳娜的动手和动脑能力,这样的妈妈真是个好妈妈。10、伊琳娜除了问妈妈,还怎样做了?你还画出了哪个句子?老师这里准备了杯子和金鱼,谁想和伊琳娜一起来动手做做看?(指名上台做实验)师:你们看清楚结果怎样?用书上的句子回答我。你觉得该用什么样的语句来读这句话?(指导读好这句话。)伊琳娜越想越生气,第二天一早就去问朗志万,我现在就是朗志万,谁想当伊琳娜,来问问我?(指导学生读好伊琳娜的话)11、课件出示:你能把“哄骗”换一个词语,让句子的意思不变吗?师:太可气了,作为一个著名的科学家,却那错误的结论来哄骗小孩子,我觉得这样的科学家真差劲,你们觉得呢?师:我不是哄骗你们。我是想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学生自由回答。)师:听了你们的解释,我知道了原来朗志万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而煞费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