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现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师德VIP免费

现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师德_第1页
1/2
现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师德_第2页
2/2
现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师德目前,提倡教师做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强调教师无限牺牲时间,精力、生活、健康乃至生命“敬业”的传统师德观还在盛行。殊不知,这种过分强调老师牺牲的师德观与当今时代旋律已有诸多不符。本文就当今教师的师德内涵做了初步探讨。“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包括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以及他们在工作中将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而形成的观念、品德。通常,人们所说的“师德”是就后者而言。说到师德,曾经我的脑子里会浮现并震撼于这样的画面:深夜,羸弱多病的身影伏在昏暗的灯光下备课、批改作业;在自己家人病重或痛失亲人的情况下,依然坚守教育教学第一线……在经历了二十多年风雨坎坷的教学生涯后,自己虽然早已成了这画面中的一员。可回首往事,看看现在,心里却不免生出一丝凉意!一、传统师德观的特质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历史根原。传统师德观的特质是强调教师的“牺牲”精神,提倡教师做“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蜡烛,从而忽视了教师个体生命价值的存在。传统师德观产生的背景是我国历史上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这种社会实际上就是一种封建统治者改朝换代的轮回。不断重复的“家天下”的统治模式使得教育长期沦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统治者培养奴役人民的工具(官员)和被奴役的对象(百姓)。教学及考试选拔的内容主要在“四书五经”里取材;教学方式是老师传授学生接受;学生学习方式主要靠死记硬背;考试答题一般也只能承袭“古圣先贤”的观点,不允许有个人创造性的见解。为“家天下”服务的目的性决定了传统教育的封闭性。正是这种为统治者服务的目的和封闭性特点决定了传统师德观的基本特质——将老师作为“牺牲”的对象。1、“家天下”的统治时代,只有极少数的统治者才是国家的主人,他们才有做人的权力和资格,只有他们的利益才会得到保护,忽视甚至牺牲教师的个体生命价值,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2、在轮回中缓慢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封闭的社会生活环境及教育教学目的、内容、方法的长期固定,使得教师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牺牲”来换取学生的“美好前程”。“燃烧自己,照亮学生”自然就成为社会对老师的要求和老师的自律行为。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只要老师孜孜不倦,学识渊博并呕心沥血用自己的“一桶水”倒满学生的“一碗水”,学生就能凭着这“一碗水”考试晋级,升官发财,风风光光或平平淡淡过上一辈子。于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成为古代先贤的训导。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为社会对教师及教师们自身的自律要求。这些诗句也就常被人们用来描述、鞭策或赞美老师的形象。二、传统师德观与现代社会的矛盾。(一)现代社会已普遍进入民主法治时代,每个社会成员都成了国家公民,都享有同等的民主权利。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为极少数人服务,而是为全体社会公民服务。教师作为社会公民的一部分,自然应享有同等的生存发展的权利。一味强调“牺牲”老师,与现代民主法治思想相冲突,显得不公平,不合理。(二)现代人文观认为,每个生命都是宝贵的,都应得到尊重和关怀。老师的生命理当应在被尊重和关怀之列。因此,老师的健康权及享受生活,享受生命的权利应该得到保护。一味提倡老师“牺牲”自己的生活乃至生命是不人道的。(三)现代社会理念,重视个体生命价值的存在,每个个体都是社会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只有每个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大化,才能构成社会整体价值的最大化。因此,除非特殊情况,万不得已需要老师挺身而出见义勇为,强调老师牺牲,这是社会资源的浪费,是不划算的。(四)现代社会背景下,老师“燃烧自己”,不可能“照亮学生”。随着现代社会普遍走向民主、法治化时代,社会发展不再是简单迟缓的封建轮回,而是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尤其随着当今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呈爆炸式增长。社会生活内容和背景的改变,使得传统的师德观——无限牺牲老师的时间、精力乃至健康、生命的敬业方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现代教师应具备怎样的师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