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模块考试地理必修1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50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在下表内,多选、错选本小题不得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已知芜湖(118°E,31°N)、北京(116°E,40°N)两地,据此完成1~3题。1.芜湖与北京相比A.自转线速度相同B.同一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相同C.同一时刻地方时相同D.同一日期昼夜长短可能相同2.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的时间是根据日出的时刻而定的,下列日期中,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最早的是:A.1月1日B.5月1日C.7月1日D.10月1日3.今年我市(芜湖)自12月3日起取消早读,调整作息时间,从地理的角度主要是考虑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D.日地距离的变化4.北京时间2013年2月9日晚上20:00整,蛇年春节晚会将由中央电视台面向全球进行直播,位于纽约(西五区)的华侨收看晚会节目的当地时间为A.2月8日7时B.2月9日7时C.2月8日9时D.2月10日9时5.我们在欢度春节长假这一段时间里A.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白昼渐长B.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白昼渐短C.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白昼渐长D.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白昼渐短下图为“1860—2000年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图,回答6~8题。6.百余年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是A.波动上升B.波动下降C.变化不定D.渐趋平稳7.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D.南极地区冰川面积扩大8.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二氧化碳会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B.破坏臭氧层,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C.通过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D.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读下列气候资料图,完成9~10题。9.下图中可以表示我们家乡(芜湖)气候类型的是A.①B.②C.③D.④10.上图中,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是A.①B.②C.③D.④据中国气象局网站消息,自2012年12月12日始,中国北京、天津、河北等华北多地以及新疆等地出现降雪天气,多条国道受到降雪天气影响。据此回答11~12题。11.造成材料中所说地区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A.暖锋B.冷锋C.准静止锋D.气旋12.我国以下天气现象也是由该天气系统引起的是A.东南沿海夏季的台风B.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C.北方夏季的暴雨天气D.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天气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012年12月7日16时18分,日本东北部近海发生7.3级地震,震中位于宫城县沿海,震源深度36.1公里。日本气象厅向沿岸地区发出了海啸警报。据此回答13~15题。13.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核B.上地幔C.下地幔D.地壳14.地震波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增加B.S波完全消失,P波的波速突然下降C.S波、P波的波速都明显下降D.P波完全消失,S波的波速突然下降15.日本多发生火山地震的原因与其位置有关,主要是因为A.地处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B.太阳活动对日本沿海影响大C.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D.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6~17题。16.图中数字表示发生重熔再生作用的是A.④⑤⑥B.⑤⑥⑦C.⑥⑦⑧D.⑤⑦⑧17.有关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A.A岩石类型是沉积岩B.B岩石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C.图中②③表示外力作用D.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无关有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据此,回答18~20题。18.从河水补给角度看,“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为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B.地下水C.湖泊水D.冰雪融水19.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后句诗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A.海陆间循环B.陆上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三者都不是20.引水工程、跨流域调水主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A.蒸发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D.下渗读下列地貌景观图,回答21~22题:21.图中所示地貌,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22.图中④所示的地貌名称为: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河漫滩右图表示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示意图,回答23~25题:23.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