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介入性诊治解放军第452医院心血管病中心2007-3-18心脏电复律•心脏电复律是用电能来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一种有效方法,最早用于消除心室颤动,常有起死回生之效,故亦称心脏电除颤适应证•1.非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心室颤动和扑动•2.同步直流电复律适用于心房颤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室性心动过速室颤图禁忌证心脏(尤其是左心房)明显增大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心房颤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洋地黄中毒和低血钾(心室颤动除外)电复律的方法1.非同步电复律仅用于心室颤动,无需术前准备两电极板涂导电糊或垫以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分置于胸骨右缘第2~3肋间和心尖区,按充电钮充电到功率达300J左右,将电极板导线接在电复律器的输出端,按非同步放电钮放电,此时患者身躯和四肢抽动一下,通过心电示波器观察患者的心律是否转为窦性;如不成功,隔1~2min可再行电击复律图2.同步电复律用维持量洋地黄类药物的心房颤动患者,停用洋地黄至少1d。复律前1d给以奎尼丁0.2g,1次/6h,术前复查心电图。手术当日禁食,术前1~2h静脉缓慢注射地西泮0.3mg~0.5mg/kg或氯胺酮0.5mg~1mg/kg麻醉,达到患者睫毛反射开始消失的深度,电极板放置方法和部位与操作程序同前,充电到150~200J(心房扑动者则100J左右),按同步放电钮放电3.术后护理(1)绝对卧床休息24h(2)每半小时记录心电监测仪上的心率、心律、并测血压。共重复上述过程6次。监护时间至少24h(3)按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反应•(4)观察电击局部皮肤有无损伤,并给予处理•(5)注意是否有动脉栓塞、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6)病人清醒后给予安慰与帮助。•(7)处理用物,擦净电极板,整理电源线、地线等,并放回原处备用除颤器保持充电备用状态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是血管再通,心肌血流重建术中创伤性最小的一种。临床最早应用的是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1977年),其后还发展了冠状动脉内旋切术、旋磨术和激光成形术等,1987年又开发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这些技术统称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PTCA和支架置人术已成为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方法•PTCA,经股动脉途径或经桡动脉穿刺,放置动脉鞘管,同时注射肝素1mg/kg,将指引导管送至待扩张的冠状动脉口,通过造影检查确认狭窄的部位及程度,然后将导引钢丝送至病变的远端,再将适当大小的球囊沿导引钢丝送至待扩张的病变处,造影确认位置无误后,根据病变的性质,迅速加压扩张,此后,通过造影了解扩张的效果,不满意者可再次扩张直至满意或换用其他手段治疗•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即在PTCA术后将金属支架置入病变的冠状动脉内,支撑其管壁图插入球囊导管图图适应证与禁忌证1.PTCA•(1)适应证1)冠状动脉不完全性狭窄,狭窄程度在75%以上2)冠状动脉单支或多支孤立、向心性、局限性、长度<15mm的无钙化病变3)有临床症状的PTCA术后再狭窄4)新近发生的单支冠状动脉完全阻塞5)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血管再狭窄病变•(2)禁忌证1)冠状动脉僵硬或钙化性、偏心性狭窄2)慢性完全阻塞性伴严重钙化的病变3)多支广泛性弥漫性病变4)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50%或仅有痉挛者5)无侧支循环保护的左主干病变2.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1)适应证1)冠状动脉支起始部或近端病变2)由PTCA治疗引起的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管内膜撕裂和弹性回缩病变3)血管直径≥3.0mm(2)禁忌证无绝对禁忌证。但有出血倾向者,血管直径≤2.0mm,主要分支血管的分叉部、血管严重迂曲的病变不宜选用护理1.术前准备•(1)指导病人完成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片、超声心动图等•(2)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心导管检查的方法和意义、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以解除思想顾虑和精神紧张,必要时手术前夜口服地西泮5ms,保证充足的睡眠•(3)皮肤准备会阴部及两侧腹股沟备皮。•(4)器械和药品准备•(5)青霉素和碘过敏试验•(6)穿刺动脉者应检查两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以便与术中、术后对照观察。•(7)术前需训练创伤排尿及连续咳嗽动作;术前6h禁食、禁水;术前必须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噻氯匹啶250mg,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