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LOREMIPSUMDOLOR概述•ICP是妊娠期特有的并发症,以皮肤瘙痒、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上胆汁淤积为特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产儿病死率增高。•icp发病率0.1%--15.6%,有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病因女性激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妊娠期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度增加,雌激素可使Na+、k+-ATP酶活性下降,能量提供减少,导致胆酸代谢障碍;雌激素使肝细胞膜流动性降低,胆汁流出受阻;雌激素改变肝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导致胆汁回流增加。上诉综合作用导致ICP的发生。母亲或姐妹中有ICP病史的孕妇发生率明显增高,ICP的种族差异、地区分布性、家族聚集性和再次妊娠的高复发率均支持遗传因素在ICP发病中的作用。ICP发病率与季节有关,冬季高于夏季。ICP对母儿的影响1产后出血率增加2导致流产、早产发生率增加3胎儿宫内窘迫、生长受限、死胎、死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4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3其他症状和体征2黄疸临床表现1瘙痒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表现瘙痒皮肤瘙痒是首先出现的症状,常发生于妊娠28-30周,亦有极少数患者在妊娠12周左右出现瘙痒症状。瘙痒常呈持续性,白昼轻,夜间加剧。一般先从手掌和脚掌开始,然后逐渐向肢体近端延伸甚至可发展到面部,但极少侵及黏膜。瘙痒程度不一,可自轻度瘙痒至重度瘙痒,个别因重度瘙痒引起失眠、疲劳、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及脂肪痢。另外,大多数患者在分娩后数小时或数日内迅速消失,少数在一周或以上消失。黄疸20%-50%的患者于瘙痒发生后的数日至数周内(平均为2周)出现黄疽,黄疸程度一般较轻,有时仅巩膜黄染,同时伴有尿色加深,粪色变浅等高胆红素血症的表现,分娩后数日内消失,个别可持续走产后1月以上。ICP孕妇有无黄疸与胎儿预后密切相关,有黄疸者的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和围生儿死亡率明显增加。其他症状和体征瘙痒严重时可有失眠和情绪上的改变,四肢皮肤可见抓痕。少部分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疲劳等症状。临床可无急、慢性肝病体征,肝大但质软,可有轻微压痛。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处理原则积极缓解瘙痒症状,恢复肝功能,降低血胆酸水平等对症处理;加强胎儿宫内状况及母亲监护,适时终止妊娠以改善妊娠结局。由于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临床以对症和保肝治疗为主。1(一)病史2(二)身心状况3(三)诊断检查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护理评估LOREMIPSUMDOLOR评估既往有无不良孕产史,如流产、早产、死产、围生儿死亡及低体重儿等;既往妊娠或家庭中有无类似病史;口服避孕药后有无胆汁淤积发病史等。孕妇在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和黄疸是ICP最主要的表现。护士在询问病史时应着重了解患者发生皮肤瘙痒及黄疸开始的时间、持续时间、部位以及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失眠等。LOREMIPSUMDOLOR孕妇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患者多因瘙痒而在四肢皮肤留下抓痕。护士应注意评估患者皮肤是否受损。若患者重点评估瘙痒发生的时间、程度、有无黄疸、尿色加深、粪色变浅等症状;同时重点观察胎儿宫内发育情况,有无胎儿生长受限、宫内缺氧及早产征象等;因严重瘙痒可引起失眠和情绪改变,因此应评估患者的心理耐受程度,有无焦虑感以及出现重度瘙痒,护士应特别注意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对于出现黄疸的患者,护士还应评估患者黄疸的程度,以及有无急慢性肝病的体征。LOREMIPSUMDOLOR(三)诊断检查•1.血清胆酸测定ICP患者血清胆酸较常可增加10-100倍(血清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7.1μmol/L)并可持续至产后下降,产后5-8周可恢复正常。因血清胆酸升高升高是ICP最主要的特异性的指标,并且与胎儿预后关系密切,其水平越高,病情越重,出现瘙痒时间越早,因此测定母血胆酸是早期诊断ICP最敏感的方法,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及时监护、处理均有参考价值。动态监测孕妇血清胆酸值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胎儿预后的最敏感指标。LOREMIPSUMDOLOR•2.肝功能测定大多数ICP患者的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轻至中度升高,高于正常值2-10倍。ALT较AST更敏感。合并黄疸者,血清胆红素轻、中度升高,一般不超过85.5微摩尔每升,其中50%以上为直接胆红素。•3.病理检查毛细胆管胆汁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