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验光配镜的基本流程和注意事项郭锋2012-6-62主要内容儿童眼的屈光学特点儿童验光配镜的基本流程儿童验光配镜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3眼前后轴长度(年龄↑、长度↑)角膜屈光度(年龄↑、屈光度↓)前房深度(年龄↑、深度↑)晶体厚度(年龄↑、厚度↑)屈光指数(年龄↑、屈光指数↑)屈光要素与年龄4各年龄段屈光性质4~6岁+2.00D7~9岁+1.07D10~12岁+0.28D对小儿而言,正视眼并不是其正常屈光状态5儿童屈光状态的发展预测4~5岁6岁7岁成年>+2.50D>+2.00D>+1.50D远视可能性大<+2.00D<+1.50D<+1.30D正视、近视或轻度远视6儿童屈光状态的正视化发展屈光发育的总趋势是正视化出生远视-浅度远视-正视-部分人成近视(有报道远视是先增长再减低)正视化后果各屈光因素精良配合:正视眼发育不足:远视眼发育过度:近视眼散光构成比例较成人高且多为顺规散光7不同年龄儿童的最佳矫正远视力参考值2~3月0.01~0.024~5月0.02~0.056~8月0.06~0.109~12月0.10~0.151岁0.20~0.252岁0.53岁0.74岁0.85岁1.0各年龄段最佳矫正远视力8小结屈光状态从轻度远视向正视化发展部分伴随轻度散光(通常是顺规散光)不同年龄段生理性远视值不同视力随年龄而增长各年龄段最佳矫正远视力的正常、低常、超常标准不一,并非都能矫正到1.0或以上调节与集合状态与成人有别儿童屈光状态与视力特点9主要内容儿童眼的屈光学特点儿童验光配镜的基本流程儿童验光配镜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10视觉功能筛查正常定期体检异常眼科、视光复查正常屈光异常睫状肌麻痹验光无异常复查、验光瞳孔恢复异常确诊眼病眼病治疗单纯眼病确定、调整治疗方案单纯眼病配镜并治疗治愈11主要内容儿童眼的屈光学特点儿童验光配镜的基本流程儿童验光配镜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12一、视觉功能筛查视力屈光筛查眼位与眼球运动眼常规检查立体视检查131、视力2周岁以下儿童视动性眼震选择性注视遮盖厌恶试验三棱镜法2周岁~3周岁视动性眼震选择性注视遮盖厌恶试验图表视力表3周岁以上图形视力表标准对数视力表注:视力检查与儿童配合度密切相关但需按照视力检查标准检查14视动性眼震操作方法:1、检查距离:30cm2、慢慢转动条栅观察幼儿眼球是否发生眼动性眼震3、如有说明视力基本正常,此法不能确定视力敏锐度4、其检查依赖于婴儿的注意力、兴趣及眼球运动功能15选择性注视操作方法:1、检查距离:30cm2、在两个观察口后分别插入白纸和条栅视标,让儿童注视3、有视力的幼儿会选择注视条栅4、从粗到细更换卡片至能引起儿童注意的最细条栅5、卡片后方对应着幼儿的视力16遮盖厌恶试验操作方法:1、让幼儿注视感兴趣的物体,用手掌遮盖单眼观察反应。2、交替遮盖单眼,如果有相同的反抗,则说明两眼视力相当且具有良好发展的双眼视觉。3、如交替遮盖单眼,反应不同,则反抗时未遮盖眼视力较差。17三棱镜法操作方法:1、单眼前放置10△~15△底向下三棱镜,观察两眼反应2、若镜片后眼球上转则为持续性注视183、再将棱镜放置另一眼前,若也能上转注视,则说明两眼视力相等4、若不能则遮盖未加镜片眼,强迫该眼注视5、去除遮盖,若能持续注视5秒以上或眨眼后仍注视则为持续注视6、若持续两秒以下,或眨眼后不能注视则为非持续注视7、非持续性注视分为注视能持续到眨眼或眨眼后不再能注视,说明患者有轻度弱视注视能持续2秒左右,说明患者有明显弱视如果注视不能持续,说明此眼有重度弱视19标准对数视力表(((((1`7.27mm4.04.14.24.34.44.54.64.74.84.95.00.10.120.150.20.250.30.40.50.60.81.0……..7.27x1.259x1.2597.27x1.2597.2720图形视力表212岁0.43岁0.54~5岁0.66~7岁0.87岁以上1.0任何年龄两眼视力相差不大于两行常用不同年龄儿童正常远视力标准(单眼裸眼视力下限)222、屈光度7周岁以下儿童多半使用屈光度筛查仪7周岁以上可以使用电脑验光仪筛查23常用不同年龄儿童正常屈光度标准远视度3~5岁+2.50DS或以下5~6岁+2.00DS或以下6~7岁+1.50DS或以下散光度正轴散光1.50DC或以下斜轴散光1.00DC或以下任何程度的近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