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三折读“西游”师: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唐朝的和尚,他带着一只本领高强的猴子,一头憨态可掬的胖猪,一条吃苦耐劳的沙鱼,骑着一匹神奇通灵的白马,去往西天佛国求取真经。一路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这就是名著。生:《西游记》。师: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西游记》,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请同学们翻开七上语文教材132页名著导读《西游记》。师:通过自读预习课,老师了解到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西游记》。哪位同学告诉我,你最喜欢《西游记》中的哪个故事?生1:我最喜欢“乌鸡国救国王”的故事。生2:我最喜欢“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生3:我喜欢“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生4:我喜欢孙悟空拜师的那段故事。生5:我喜欢大战红孩儿的故事。师:《西游记》的故事非常多,其中“三调芭蕉扇”的故事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以“三调芭蕉扇”为例,来走近《西游记》。请同学们拿出《西游记》阅读记录单。师:昨天同学们已经对这三回进行了预习,请同学们一起看第二题,告诉我“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在原著的哪几回。生:第59回、第60回和第61回。课件出示:第59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第60回牛魔王罢战赴华筵孙行者二调芭蕉扇/第61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师: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回目,男生读回目的上句,女生读下句。师:很好。我们发现,调一个扇子,居然调了三次。第一次调到的是。生:假扇。师:嗯。第二次如何?生:真扇。师:。那为什么还要说“调”呢?生:被牛魔王骗走了。师:对,被牛魔王骗走了,又丢了这把扇子。师:最后,才借到。生:真扇。师:这样一个过程,正如山峦起伏一般,峰回路转。清代作家袁枚说过这样一句话:“文似看山不喜平”。这强调了情节的一波三折对于小说的重要性。板书生成:(一)细读师:今天这一节课,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中,孙行者经历了怎样的一波三折。首先,让我们来细读“一调芭蕉扇”。师:“一调芭蕉扇”——回想一下59回的故事开头,还是师徒四人去。生:取经!师:这一回,故事的点到了哪里,走到哪了?生:火焰山。师:对,要过火焰山。过火焰山的话,熊熊大火漫山遍野,过不过得去呀?生:过不去。师:怎么办呢?这时候有个神器。生:芭蕉扇。师:所以才要去调芭蕉扇。到哪去调?生:翠云山。师:同学们看得非常仔细。对,往翠云山去调。往翠云山找谁呢?生:铁扇公主。师:找铁扇公主去调芭蕉扇。那么课本节选的精彩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活动一:快乐自由读师:请同学们看到课本135页——精彩选篇“孙行者一调芭蕉扇”。师:我们一起看一看,他寻铁扇公主寻到了没有?生:寻到了。课件出示:西天取经→过火焰山→调芭蕉扇→往翠云山→寻铁扇公主活动二:分角色朗读师:铁扇公主罗刹女与行者第一次见面的对话非常有意思,值得我们细细地来品读。课件出示:罗刹:“孙悟空何在?”行者:“嫂嫂,老孙在此奉揖。”罗刹:“谁是你的嫂嫂!那个要你奉揖!”行者:“尊府牛魔王,当初曾与老孙结义,乃七兄弟之亲。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罗刹:“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师:请同学们来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给你们半分钟的试读时间,好吗?前排的同学往后绕,后排的同学保持不动。把声音打开来读。师:好了,宝贝们。刚刚试读的时候,好多人已经读得非常不错了。哪三位同学愿意来试一下?我需要一位同学来读旁白,一位同学来读罗刹,一位同学来试一下行者的角色。师:好多人举手,还不错。(请出3名同学)师:大家觉得读得怎么样?请你来说说吧!生9:我觉得行者读得好。他那个语气。就像孙悟空那种叛逆的语气。师:老师也认为行者读得非常不错,旁白也读得很不错,我们的罗刹。来,小罗刹,你怎么不生气呢?你好像不生气呀!你该不该生气?生7:该。师:哦,你知道你要生气呀!你为什么要生气呀?生7:因为当初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将我儿子红孩儿给抓走了,然后我们俩就不能常见面,所以我就很。生气。师:对啊,这得多生气呀!再试一下,好不好?“孙悟空何在”——再试一下。生7:孙悟空何在!師:怎么样,够不够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