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文学常识、名言名篇一、文学常识的备考1.回归课本,适当拓展从多年高考命题来看,考查的文学常识还是以课文为主(有些名言的考查来自课外,但也是广为流传于人们口中的)。由于高考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命题也必然涉及到一些课外知识,而这些课外知识又往往是课内知识的迁移或延伸,考题还没有出现过特别艰深、冷僻的偏题、怪题。二、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备考1.依纲据本,逐课过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古诗文背诵篇目(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段〉,合计240“”篇〈段〉;高中生要求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教学大纲推荐了古文10篇,诗词曲30首),努力争取全部过关。特别要落实名篇名段中的重点句。高考中名句名篇的默写题对命题材料是有所选择的,限于考题的测试量,名句名篇的默写一般不会出现大的段落,尤其是古文。所以,可以重点突出一些句群,关注一些重点句。这些重点句,除包括篇段中的名句外,还有主旨句、关键句、精彩句、哲理句等。关注的前提是会背诵全篇全段,特别是篇幅短的一定要熟练背诵,目的是提高复习效率和答题的准确度。2.功在平时,集沙成塔“”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名句名篇的背诵活动应该贯串于学习的全过程,所以我们提倡每日背诵一首诗歌或一个文段,天天落实,日日有得,即使是到了高三复习阶段也“”“”不例外。决不能平时不烧香,急时抱佛脚,更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同时,注意课外内容的识记要适度,切不可把大量精力放在课外名句名篇的搜集和背诵上。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传世至今的优秀文化典籍数不胜数。其中,名句名篇更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语言艺术的精华。对名句、名篇的掌握和理解,是随着一个人的经验、阅历的不断丰富而深化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贪多求全,无限度地拓展,只会导致事倍功半。3.定期检查,强化落实“实行分散复习与专项复习相结合的方法,对背诵的内容进行专项检测,以提高默写名句”名篇的准确性,强化复习效果。既要每天自记、自测、自查或与同学结对互查,又要在阶段性考试中设计四五个名句填空题进行考查,并对暴露出来的识记问题及时进行纠错(设立纠错本,把错题抄下来,指出错误原因,并写上正确的答案)。【考点定位】年考试大纲:能识记文学常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即识记。【考点PK】要点1:识记中外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要点解说】所谓识记中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和代表作就是要求了解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所处的时代及其代表作。所谓识记外国重要作家及其时代、国别和代表作就是要了解在中学课本基本篇目中涉及的,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外国作家的姓名、国籍、作品集、代表作及其体裁、主要特点、典型形象等。要点2:识记文学体裁常识。“”【要点解说】所谓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就是主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特点和分类,特别是古代的诗、词、曲、史传、小说、杂论的分类和主要特点,以及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文学流派、文学社团和文学运动等。要点3: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要点解说】“”“”所谓常见,是指活用于口头,常见于报端;所谓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名篇一般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内容上,思想性、艺术性与哲理性兼备。思想性方面,表现高远的人生境界、高尚的道德情操;艺术性方面,展现社会生活的诗情画意之美,哲理性方面:体现生活、学习的哲理。二是形式上,注重诗歌、散文。诗歌方面,有古体诗、近体诗、词、曲;散文方面,有诸子散文、历史散文、唐宋散文等。三是朝代上,侧重先秦和唐宋。在此基础上现代、当代、其他年代的名句名篇也不可忽视。四是课外的名句多于课内,但仍属于中学生课外阅读范围之内的。“概而言之,名句名”篇就是指那些具有永恒的思想认识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优秀诗文作品及重要语句。诵读常见的名句名篇,对于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增强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