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中国历史朝代歌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19.材料一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二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又置戊己二校尉。——《后汉书·西域传》材料三碑文曰:维大唐开元二十一年,岁次壬申,舅甥修其旧好,同为一家。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蕃。以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金城公主因兹降蕃。自此以来,完事休贴。间者边吏不谨,互有侵轶,越在遐荒,因之隔阂。今遵永旧,咸与维新,帝式藏用,不违阙旨。(1)从材料一划线处可看出:秦统一中国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统一后,丞相的主要职责是,延续一千五百多年的丞相制度在(朝代)被废除。(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如何使“西域内属”的?有何意义?②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蕃之间的关系。《唐蕃会盟碑》有何历史价值?(3)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秦明汉唐疆域拓展与民族融合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国家统一民族融合中央集权•中国古代史中,国家统一与中央集权,疆域拓展与民族融合是两条重要的线索。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随着秦的统一而确立,经过了汉的加强,成为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主线,到明清集权达到了顶峰,成为中国历史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我国目前统一的、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的形成,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的,每一个历史时期疆域的拓展都会有新的民族加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民族冲突和融合也构成了中国历史的又一个特征。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东周时间时间目的目的内容内容作用作用分封者分封者分封物分封物受封者受封者诸侯义务诸侯义务西周西周为了巩固统治为了巩固统治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作战。通过分封,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通过分封,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西周成为了一个强盛的国家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材料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1)以上材料反映周武王开始实行什么制度?(2)“封”的对象有哪几类人?(3)你认为该制度能不能保证周天子对广大疆域实行长久牢固的统治,为什么?•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东周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战国春秋春秋阅读下列资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一、春秋争霸—相继称霸(前770-前476年)齐桓公越王勾践吴王阖闾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1、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谁?他为什么能称霸?•2、晋楚争霸的战争是(),结果是()与此有关的成语是()•3、你怎样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你怎样看待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1)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2)在争霸战争中,许多国家通过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3)在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同其他民族频繁接触,促进了民族融合。(4)在争霸过程中,一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利于国家的统一。由此进入了战国时期。秦魏赵燕齐楚韩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