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分子生物学进展VIP免费

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分子生物学进展_第1页
1/8
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分子生物学进展_第2页
2/8
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分子生物学进展_第3页
3/8
·综述·《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0年第2卷第3期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分子生物学进展要跟东李守霞赵运果陈丁莉(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邯郸056001)【摘要】耳聋病因复杂,遗传因素占有重要位置。大约80%遗传性聋为非综合征型耳聋。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众多耳聋相关基因的发现更有利于我们对耳聋的发生发展机理的认识。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非综合征型耳聋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借以了解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分子病因学特点,便于人们获得准确的耳聋预防、早期诊断、遗传咨询和治疗服务。【关键词】耳聋;基因;分子生物学前言耳聋是影响人类健康和造成人类残疾的常见原因,病因复杂,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占有重要位置。大约80%遗传性聋为非综合征型[1]。2006年底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听力残疾者共有2670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9.3%。1~7岁听力障碍儿童为80万,每年新生聋儿超过3万。遗传性耳聋可分为2种:一种为综合征型耳聋(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SHI);另一种为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NSHI),即不伴有其他症状的耳聋。遗传性耳聋按遗传方式可分为4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recessivedeafness,DFN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dominantdeafness,DFNA)、X连锁遗传(xlinkeddeafness,DFN)和线粒体基因遗传(mitochondrialdeafmess,DFNM),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聋(autosomalrecessivenonsyndromichearingloss,ARNSHL)占NSHL的80%,其特点是除了听力下降外没有其他疾病特征[2]。许多耳聋患者由于基因缺陷致病,或由于基因缺陷和多态性造成对致聋环境因素易感性增加而致病。因此,遗传性耳聋的分子病因学研究非常重要。目前,非综合征型耳聋已确定了135个基因座,41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被克隆。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在耳聋基因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提高。本文回顾了近几年来我国对非综合征型耳聋的一些研究热点。1核基因1.1GJB2编码连接蛋白26(Connexin26,Cx26)Kelsell等[3]在1997年找到了第一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基因,即Cx26基因(GJB2)。GJB2基因相关表型主要和ARNSHL有关,多达50%的ARNSHL是由于GJB2基因突变引起的[4]。听力下降以高频为主累及全频的非进行性听力障碍为特征,且听力损失以重度和极重度为主。GJB2基因定位于人染色体13q1112,编码Cx26蛋白,属于β2型蛋白。它是钾离子循环通路的一部分,对于耳蜗正常渗透压及听敏度的维持起着极其重要作用。GJB2基因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基因,该基因的突变几乎覆盖整个编码区。GJB2基因型相关表型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呈现高度的异质性。目前已发现GJB2基因有111种突变方式,其中显性突变9种,隐性突变92种,如33、35delG,33、35insG、167delT、233、235delC,299、300delAT等,未知突变10种。在欧美的高加索人种中,25%~50%的NSHI患者发生GJB2双等位基因突变,35delG占所有突变的58%~88%;北欧的犹太人种中167delT为主要突变,占40%;在日本和韩国,235delC为GJB2基因的主要突变[5]。在中国,儿童语前聋的26%~33%为GJB2基因突变所致,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的28%,其突变的主要方式为233235delC,检出率为13.64%~21.5%。柯肖枚83万方数据《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2010年第2卷第3期·综述·等[6]在中国人群中未发现35delG,而GJB2基因的编码区233235delC纯和性突变是导致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的原因之一。王苹等...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非综合征型耳聋相关分子生物学进展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