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使得反腐倡廉工作建设面临着新挑战。我国虽在惩防腐败的工作上加大了投入力度,使得反腐倡廉工作初具成效,但直至目前也未形成系统化的制度体系,使得违法违纪、贪污腐败的现象愈发隐蔽、复杂。因此,国有企业基层各级组织应正确认识到反腐倡廉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将反腐倡廉工作建设视为工作重点,同时需站在创新改革的视角上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并不断提升纪检监察部门的监察能力,充分发挥纪检部门的职能作用,为我国国有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一、国有企业加强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意义(一)可以筑牢企业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其所折射的价值取向也就各不相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的关键所在,通过开展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意识教育,帮助其在不断接受信念教育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引导党员干部能意识到自身所处的岗位以及其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充分发挥其在国有企业中的领导作用,将企业上下员工的向心力凝聚起来,增强企业整体自身拒腐防变的免疫力。(二)可以打造企业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企业的政治生态环境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加强反腐倡廉工作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从业氛围,进一步提升企业内外部形象;有利于规范企业职工行为,提升廉洁文化层次,进一步促进企业廉洁文化养成,使广大干部员工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企规,争做廉洁自律、守法合规的典范[1]。(三)可以加强企业各级党组织的建设。加强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的作用意义有:能够提升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个人政治理论修养,坚定个人理想信念,自觉抵制社会不良思潮的冲击;能提高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对反腐败斗争的深刻认识,引导其积极参与,及时查找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增强广大党员群众的监督意识,为加强各第1页共5页级组织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二、国有企业当前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一)思想认识不到位。思想是先导,是执行的驱动力。在日常反腐倡廉工作开展过程中,个别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认识不高,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实现与企业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因认识度不高导致具体执行中存在“宽、松、软”的现象,最终导致落实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显。此外,还有个别干部职工认为反腐倡廉工作是纪检监察部门的工作任务,对此项工作存在事不关己的态度。(二)缺乏创新。(1)教育形式较为落后。通常是以集中组织学习的形式开展,只是一味按照要求组织学习,形式的单一、乏味使个别党员干部学习热度不高;(2)内容理论性强,给人枯燥乏味之感。主要以政治理论教育、规章制度教育为主,贴近实际工作的内容较少,最终导致感染力和渗透力不强;(3)在宣传教育中存在着只注重受众面广、教育深度不足的问题,对某些需要重点宣传教育关注的人群“发力”不够,导致该群体中违法犯罪数量呈上升态势。(三)制度不完善。结合目前企业自身反腐倡廉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在教育机制建设下还存在诸多不足,比如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工作责任不明晰、沟通不到位,工作进展速度缓慢,从而导致执行力不高[2]。三、国有企业基层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创新(一)协调三个关系,增强监督合力。随着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的完成,企业公司化管理将更加规范,原有的政府控股地位将发生变化,如何协调政府、新的控股集团以及原来的国有企业三者之间的关系,增强反腐倡廉工作的合力,是关系到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从地方政府反腐倡廉工作优势而言,既有当地纪检监察部门的指导,又有公检法部门的强力保障,故重组后的企业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纪律和法律支持;而新的控股集团拥有更密集的监督管理脉络,能够为企业反腐倡廉工作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和方法;被兼并重组的企业最能理解企业长期以来积累的廉政文化,保证现有的监督管理模式承载和延第2页共5页续,能够有力于增强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的连续性和持久性。因此重组后的地方性国有企业需继续依靠地方政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