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醫學第二十一卷第十期家庭醫業296前言肺功能量計(spirometry)對於肺部疾病是一有用且常用的檢查工具,除了可以用來偵測肺部功能的異常,也可以追蹤疾病的嚴重程度與進展。隨著科技的進步,肺功能量計可以更容易且準確地運用在一般診間。然而肺功能檢查的品質主要決定於病人是否盡力及配合,以及判讀者是否有適當基準值(referencevalues)的知識,能依據病人的身高、體重、年齡、性別、種族以及姿勢而定出正常範圍,因此一種簡化及漸進的方法是判讀肺功能量計的關鍵。肺功能的判讀通常第一步要決定這個試驗結果是否可以取信,第二步才決定是阻塞性或是限制性換氣障礙。換氣障礙型態決定後,接著再去分別嚴重等級。在某些病人,可能需要額外的試驗,像是固定肺容積(staticlungvolumes)、一氧化碳肺擴散能力(diffusingcapacityofthelungforcarbonmonoxide)、支氣管激發試驗(bronchialprovocationtest)及支氣管擴張試驗(bronchodilatortest)等等。這些試驗能夠更進一步決定肺部疾患,但需要更專業的設備,也只能在肺功能實驗室才能獲得。綜合來說,使用肺功能量計的目的有:1.了解是否有肺部疾病或肺功能的異常2.了解異常的程度3.追蹤肺部疾病是否正在進展4.針對特定肺部疾患決定治療步驟。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是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在美國高居第四大死亡原因;新診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人數在過去十年來呈倍數成長,且這種趨勢可能會持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除了靠臨床症狀、吸菸史及理學檢查外,肺功能檢查是一項不可缺的檢查,尤其是對於輕度及中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單由病史及理學檢查常不足以此做出正確的診斷。雖然一完整的肺功能試驗能提供最正確的客觀評估,但是一個簡單的肺功能量計,就能以最少的花費獲得足夠的資訊,對於診斷慢性肺功能量計的判讀陳玫茵1唐憶淨2楊宗穎3劉丕華41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住院醫師2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3台中榮總內科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4台中榮總家庭醫學科主任關鍵字:spirometry;vitalcapacity;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基層醫學第二十一卷第十期家庭醫業297阻塞性肺疾病是很好的選擇。除了幫助診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檢查的結果關係著病人的預後。一些研究指出肺活量(vitalcapacity)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個有力的預後因子。另一個研究也指出低的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是死亡的危險因子。對於抽菸的人如果能早期診斷及介入(如鼓勵病人戒菸),就能影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自然演變過程;而一個簡單的肺功能量計就能偵測出輕度的呼吸道阻塞,甚至是沒有症狀的人。肺功能量計的測量及命名肺功能量計的測量:開始要深吸氣之後快速用力吐氣,吐氣時間要儘可能延長或是吐氣的容積達到一個平原期。肺功能在生理上分成四種容積:吐氣儲備容積(expiratoryreservevolume),吸氣儲備容積(inspiratoryreservevolume),肺餘容積(residualvolume)及潮氣容積(tidalvolume),這四種容積合起來就是肺總容量(totallungcapacity,TLC)。不同的肺容積相加組成不同的肺容量,像功能性肺餘容量(functionalresidualcapacity)等於吐氣儲備容積加上肺餘容積,吸氣容量(inspiratorycapacity)等於潮氣容積加上吸氣儲備容積,及肺活量(vitalcapacity)等於吸氣儲備容積,潮氣容積,以及吐氣儲備容積三者之總和(圖一)。肺功能量計最重要的就是測量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FVC),病人在最大吸氣之後快速吐氣且儘可能吐完。一般正常的肺能在一秒內能吐出80%以上的容積。用力肺活量時第一秒內所吐出的容積稱FEV1,我們要判讀FEV1/FVC的比率。一些可移動式可放在診間的肺功能量計,用FEV6(用力吐氣六秒鐘所吐出的氣體容積)來取代FVC,可測量更多的病人及技術上更為容易。不過這種肺功圖一:各個肺容量及肺容積資料來源:GuytonMD;TextbookofMedicalPhysiology.8thed,1991.基層醫學第二十一卷第十期家庭醫業298能量計使用在重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上要特別小心,因它無法偵測到非常小量的氣流或容積。不過儘管如此,FEV1/FEV6的比率仍能提供正確類似於FEV1/FVC的比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