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陈先行:各位老师:大家好!欢迎参加初中语文教师双对接远程研修!我是大新初中中学的陈先行,与初中语文1组的老师一起参与了以《最后一课》为课例解读“少教多学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课题研究。坐在我身边的这位是教研室李国富主任。李主任好!李国富:陈老师好!大家好!陈先行:李主任,从今天开始,我们片区的初中语文老师将进入双对接远程研修专业学习阶段。请你先把双对接远程研修的主题、目的与重点,解读一下好吗?李国富:好的。双对接远程研修“以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研究为主题,聚焦新课标贯彻和混合式课例研究”。这里有3个要点:第一个是“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研究”,这就要求我们以研究问题为核心追根究底,不断靠近基于新课标的初中语文教学的规律,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第二个是“课标贯彻”,它要求我们重点研究和解决初中语文教师在贯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提高教师面向学生学习设计和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与能力,促进新课标的全面贯彻。第三个是“课例研究”,也就是以课例为载体,直面教学现场,每个项目组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撞击,创新性的解决初中语文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就决定了这个研修项目的目的是:使参训教师通过开展基于案例的深度研修,促进观念和行为的转变。参训教师完整经历课例研修的各个阶段,研究和解决教师贯彻新课标遇到的实际教学问题,提高初中语文教师面向学生学习设计和实施新课程的水平与能力,促进新课标的全面贯彻;提高语文教学专业化水平,尤其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例研修的重点不是最后拿出一节多好的课来,其关注点是让语文教师经历做课例研究的一个过程,学会课例研究的方法。陈先行:根据我们的经验,在听取了课例研修的专家报告后,不少老师会感觉内容繁多,今天,在我们片区的初中语文老师即将进入第一个必修课例《最后一课》的学习阶段时,你简要的把课例研修的要点给老师们总结一下好吗?李国富:刚进入课例研修时,感觉头绪繁多,这是正常的,因为,以前,我们没有接触过这件事,没有感性认识。其实,说起来,课例研修的关键步骤并不复杂,请老师们记住“编制计划,三次备课,观课研讨、评课反思”16个字就行了。《最后一课》这个课例的研发也正是围绕着这16个字展开。陈老师,借这个机会,我们把《最后一课》项目组做这一课例的研发过程真实地展示给大家,好吗?陈先行:好的。课例的研发对于我们《最后一课》项目组的老师来说,是一个边学习边研发的过程,我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我想我们所经历的曲折与困惑很可能也将是咱一线的语文老师所要面临的;我们所吸取的教训、所积累的经验也将为咱一线的老师的校本研修提供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所以,根据一线老师在课例打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我们是不是把展示的重点放在“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问题的追踪、专业的观评课”三个方面?【一、研究问题的确定】李国富:好的。本次远程研修的主题是“基于问题解决的课例研究”,因此,整个磨课环节贯穿这样一条线:“确定问题——归因问题——制定方案——实践方案——观察效果——分析效果”。混合式课例研究基本式始于研修组磨课计划的制订。之后,上课老师要经历基于个人经验的初始备课、同伴互助的协同备课、基于教学反思的备课等三次备课,项目组的老师围绕三次备课和上课,跟进开展计划研讨、备课研讨和观课分工研讨、评课研讨等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在所有流程当中,研究计划起着引领的作用,其核心任务是确定课例研究的问题、确定教学课题,并做好全组协同研究分工。黄殿庆:李主任,您作为我们初中语文课例研发的权威,一开始给我们每个项目组提出了三个共同性的问题。请把这三个问题的设计讲一下,好吗?李国富:好的。少教多学课例研究的问题应该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但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问题很多,这就需要我们在众多的问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亟待解决而且能够解决的问题。从一线语文老师的教学实际来看,有3个问题普遍存在:问题一:分析老师们在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评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