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八章 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VIP免费

第八章  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_第1页
1/44
第八章  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_第2页
2/44
第八章  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_第3页
3/44
第八章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第一节磺胺类药物的分析对氨基苯磺酰胺衍生物R'HNSO2NHR41N1取代物:母体结构中磺酰氨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其它基团取代后的衍生物。N4取代物:母体结构中对位氨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其他基团取代后的衍生物。N1、N4取代物:母体结构中N1和N4上各有一个氢原子被取代的衍生物。一、常用药物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SNH2NOOHNNSNH2NOOHNNCH3H3COSNH2NOOHONCH3CH3NOCH3SNH2NOOH磺胺甲噁唑磺胺异噁唑磺胺嘧啶磺胺多辛常用药物化学结构两性化合物:Ar-NH2显弱碱性;磺酰胺基N1上的H较活泼,即具有一定的酸性。因此可溶于酸性或碱性溶液中。与金属离子生成沉淀:铜盐沉淀的颜色随N1取代基的不同而异,有的还有颜色变化过程,常用于磺胺类药物的鉴别。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产生有色沉淀性质与芳醛在酸性溶液中缩合:生成有色的希夫碱。N1上的芳杂环取代基具有碱性,可与有机碱沉淀剂反应:生成沉淀。乙酰化反应:芳伯氨基经醋酐酰化后(即乙酰化),在显微镜下观察,都具有特殊的结晶形状,可做鉴别反应。性质二、磺胺类药物的鉴别1.化学鉴别法(1)铜盐反应可初步区别结构类似的磺胺药表8-1磺胺类药物与铜盐的反应药物名称加入硫酸铜试液后的现象磺胺甲噁唑磺胺异噁唑磺胺嘧啶磺胺多辛生成草绿色沉淀呈淡棕色,放置析出暗绿色絮状沉淀生成黄绿色沉淀,放置后变为紫色生成黄绿色沉淀,放置后变淡蓝色(2)重氮化-偶合反应猩红色的偶氮染料—橙黄色重氮盐NHAr萘酚β,OHNaNOHCl,22(3)芳伯氨基与芳醛的缩合反应有色希夫氏碱芳醛H2NHAr芳醛:对二甲氨基苯甲醛、香草醛、水杨醛等如: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在酸性溶液中生成黄色希夫氏碱。N1取代基为含氮杂环,有一定碱性,可以和有机碱沉淀剂生成沉淀。(4)N1取代基的反应红棕色红棕色碘化钾试液碘碘化铋钾试液-SDSD2.红外光谱识别法红外法具有指纹性,在一定波长下,磺胺类药物各具有其独特的吸收光谱图,可鉴别本类药物的特征官能团。图8-1磺胺嘧啶的红外吸收光谱三、磺胺嘧啶的检查1.溶液澄清度与颜色的检查NNH3N2C4HNO2SSO2NHC4N2H3方法:比色法要求:澄清无色;如显色,与黄色3号标准比色液比较,不得更深。有色的氧化产物——偶氮苯化合物2.有关物质的检查目的:控制药物的纯度。方法:薄层色谱法,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杂质的限度:0.5%。3.干燥失重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0.5%。4.酸度取本品2.0g,加水100mL,置水浴中振摇加热10分钟,立即放冷,滤过;分取滤液25mL,加酚酞指示液2滴与氢氧化钠滴定(0.1mol/L)0.20mL,应显粉红色。5.炽灼残渣:不得过0.1%。6.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十。四、含量测定H2NSO2NHR+NaNO2+HCl2NSO2NHRNCl-++NaCl+2HO21.亚硝酸钠滴定法测定原理:利用磺胺类药物的N1取代物分子中含有芳伯氨基,在0~5℃低温状态下、盐酸介质中可与亚硝酸盐发生重氮化反应,测定磺胺类药物的含量。取供试品约0.5g,精密称定,置烧杯中,加水40mL与盐酸溶液(1+2)15mL,然后置于电磁搅拌器上,搅拌使溶解,再加溴化钾2g,插入铂-铂电极后,将滴定管的尖端插入液面下约2/3处,用亚硝酸钠液滴定液迅速滴定,随滴随搅拌。至近终点时,将滴定管的尖端提出液面,用少量的水淋洗,将洗液并人溶液中,继续缓缓滴定,直到电流计指针突然偏转,并不再回复,即为滴定终点(永停法)。每1mL的亚硝酸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5.03mg的C10H10N4O2S。磺胺嘧啶含量测定(1)加入适量KBr(2)酸的种类及用量芳胺∶盐酸=12.5~6mol∶(3)室温条件下滴定(4)滴定速度(5)指示终点的方法药典采用永停法%100101.003.25%32WcVNaNO磺胺嘧啶含量计算公式:主要条件:2.非水溶液滴定法含磺酰亚氨基-SO2-NH-R,其N上的H具有一定酸性(R吸电子效应越强,N上的H越易失去,酸性越强),故可用非水酸碱滴定法测定。取供试品约0.5g,精密称定,加二甲基甲酰胺40mL溶解后,加偶氮紫指示液3滴,用甲醇钠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恰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甲醇钠滴定液(0.1mol/L)相当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八章 磺胺类和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