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名医之路、治病思路与经验VIP免费

名医之路、治病思路与经验_第1页
1/66
名医之路、治病思路与经验_第2页
2/66
名医之路、治病思路与经验_第3页
3/66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学医难否?成名医难否?《此事难知》《医学实在易》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为什么在今天造就不出中医大师?传统文化的缺失传统思维模式、研究方法和视角的缺失在学习、吸收西方医学方法、理论以及现代科学技术时,未能恰当地继承传统,甚至抛弃了传统,数典忘祖在中医现代化进程中,不顾中医自身特色,无情地或胡乱地改造,甚至以西代中,以现代代替传统解决问题的方法继承传统思维方式训练中医思维模式培养名中医什么是名中医(大医)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以德统才,德艺双馨“医乃仁术”历代名医如:扁鹊、华陀、董奉、李时珍、张仲景、孙思邈最基本要求名中医的成才之路从师、读书、临证——建立基础医者,意也——思维模式、方法思路、方法(一)现存问题1.中医学子不会开方根据规定,一个中医学院毕业生最少要背120个方子。有关机构曾做了一个调查,1965年有90%毕业生以上达到这个水平,1983年约有70%能背100个方子,到1997年就只有40%能写出60个方子。2.现代中医不懂医古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准备在全国遴选200名40岁以下的主任医师,作为学术带头人来培养,指定以医古文《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四大经典著作为主出题。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四川省只有一人考上。四小经典《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药性赋》、《脉诀》古人有“书读百遍,其义可见”之说,“童子功”为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大经典原指《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四本典籍,同时还旁涉历代诸子百家名著名作,特别是重点内容需要背诵,当时不理解者、存疑后释成为悬念。观历代名医贤哲,大凡成中医名家者,无一不娴熟经典,并通过临床实践灵活运用而有新的建树和发明,造福于黎庶。厚实的文化功底传统文化是医者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柱和心灵归宿,是他们的精神家园,失掉这一精神家园,医者则不成其为医,中医药也就不成其为学,其生命力的源泉即告枯竭。“秀才学医,笼中捉鸡”——特有的思维方式、宇宙观和方法论学从名师,师门深广华佗:医术名闻天下时仍隐没姓名从名师治化道长学习因其诚实正直,勤奋耐劳,道长悉心传授,并得到信任,出入古刹藏书密室,内藏《金创瘛方疭》等珍籍记忆纯熟,道长重视并考查,全部传授。温病学派大师——叶天士师无常师,唯长是师——求师的根本标准中医血液病学的宗师徐衡之(名铨)早年受业于孟河医派名家丁甘仁。又先后随名医恽铁樵、国学大师章太炎习医。屡从名师,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建国初便有“江南名医”之称)。陈苏生武进人,医自师授,学于同乡沈仲芳、海宁钟符卿、山阴祝味菊诸名家。缺少鉴别能力,莫衷一是,寻师访友。徐相任、程门雪、陆渊雷、章次公、徐衡之、叶劲秋、祝怀萱和张赞臣、姜春华等。与祝味菊学习辨析医理三年成《伤寒质难》。陈可冀曾随名医冉雪峰、岳美中、赵锡武系统学习中医和临证多年实践磨练一个好医生在丰富的实践中,必须经过至少10年的艰苦磨练,逐渐积累经验和知识,医术才日臻进步,医生才走向成熟。(谢和平校长语)传统的思维模式训练(1)候之所始,道之所生朱元璋召见二位老者,帝问他们从事何业?一老者答:“业医”。帝问:“卿为医,可知蜜有苦而胆有甜乎?”答曰:“蜂酿黄连花则蜜苦,猴食果多则胆甜。”帝曰:“是能格物者”,遂升为太医院使。《素问·五运行大论篇》曰:“候之所始,道之所生。”意谓由事物的外在现象总结归纳出事物的内部规律法则。(2)赏月悟医——明朝周慎斋,安徽名医,著有《慎斋遗书》等著作。中年得中满证,遍访名医乏效,广搜药方又不敢贸然试用。赏月——“吾病亦如是乎?”自拟和中丸,方取肉桂、炮姜、川椒、白术、薏苡仁、砂仁、车前子、陈皮等组成,温中通阳,服之一月而愈。——格物致知(3)观花识药——浙江名医范文甫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名医之路、治病思路与经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