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行纲(Reptilia)-真正陆生的变温、羊膜动物进化地位与生物学特征进化地位与生物学特征体表被角质鳞,缺少皮肤腺;具典型五指(趾)型四肢,指端具爪;头骨有颞窝,出现完整或不完整的次生腭;荐椎和颈椎数目增多,胸廓出现;以肺呼吸;心室出现不完全分隔,仍为不完全双循环;出现新脑皮,脑神经为12对;鼓膜下陷形成外耳道;后肾为排泄器官,排泄物以尿酸为主;体内受精,具羊膜卵;变温。成体结构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繁殖脱离了水成体结构进一步适应陆地生活;繁殖脱离了水环境,与鸟类、哺乳类共称为羊膜动物。仍为变环境,与鸟类、哺乳类共称为羊膜动物。仍为变温动物;温动物;进一步适应陆生和进化的特征进一步适应陆生和进化的特征11体内受精;羊膜卵体内受精;羊膜卵22表皮角质层的分化,缺少皮肤腺表皮角质层的分化,缺少皮肤腺33骨骼的进一步分化;胸廓出现骨骼的进一步分化;胸廓出现44神经系统神经系统55排泄方式和排泄物排泄方式和排泄物66循环系统循环系统11羊膜卵羊膜卵((amnioticegg)amnioticegg)卵壳卵壳卵黄囊卵黄囊绒毛膜绒毛膜羊膜羊膜尿囊膜尿囊膜羊膜腔羊膜腔尿囊腔尿囊腔22皮肤干燥,具角质鳞皮肤干燥,具角质鳞––皮肤由多层的表皮和真皮组成。皮肤由多层的表皮和真皮组成。––表皮高度角质化,在表面产生角质鳞片,防表皮高度角质化,在表面产生角质鳞片,防止水分蒸发。止水分蒸发。––皮肤干燥,皮肤腺极少。皮肤干燥,皮肤腺极少。33骨骼支持和肌肉系统骨骼支持和肌肉系统((11)头骨特点)头骨特点••具颞窝具颞窝无颞窝类无颞窝类::无颞窝。古杯龙类属。无颞窝。古杯龙类属。双颞窝类双颞窝类::头骨每侧有头骨每侧有22个颞窝。个颞窝。合颞窝类合颞窝类::头骨每侧有头骨每侧有11个颞窝。个颞窝。••出现次生腭出现次生腭次生腭使口腔和鼻腔分隔,内鼻孔次生腭使口腔和鼻腔分隔,内鼻孔后移,使呼吸通畅,效率提高,在吞食后移,使呼吸通畅,效率提高,在吞食大型食物时可正常呼吸。大型食物时可正常呼吸。鳄类有完整的次生腭,鼻腔和口腔鳄类有完整的次生腭,鼻腔和口腔完全分隔。完全分隔。••单枕髁单枕髁((22)脊柱进一步分化)脊柱进一步分化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椎体:低等双凹型,其余后凹或前凹;椎体:低等双凹型,其余后凹或前凹;颈椎:数目加多,第一为环椎、第二为枢椎,颈椎:数目加多,第一为环椎、第二为枢椎,颈椎颈椎数目不定。数目不定。环椎孔被一韧带为上下两部,上部通过环椎孔被一韧带为上下两部,上部通过脊髓,下部容纳齿突。脊髓,下部容纳齿突。荐椎:荐椎:22块,加强、承重,横突发达,通过腰带关节块,加强、承重,横突发达,通过腰带关节使后肢承受体重的机能加强。使后肢承受体重的机能加强。••((33)出现胸廓:胸椎、肋骨、胸骨围)出现胸廓:胸椎、肋骨、胸骨围成,保护内脏,增强了肺呼吸。成,保护内脏,增强了肺呼吸。••((44)肩带与两栖基本相同,腰带(两栖:)肩带与两栖基本相同,腰带(两栖:坐骨、耻骨;爬行:髂骨、坐骨、耻坐骨、耻骨;爬行:髂骨、坐骨、耻骨);腰带骨间出现孔洞。耻骨和坐骨之骨);腰带骨间出现孔洞。耻骨和坐骨之间出现耻坐孔,减轻腰带重量,不影响承间出现耻坐孔,减轻腰带重量,不影响承重能力。重能力。((55)四肢骨结构和运动特点)四肢骨结构和运动特点––具有典型的五趾(指)型四肢具有典型的五趾(指)型四肢––四肢骨与中轴骨呈横向直角关系,不四肢骨与中轴骨呈横向直角关系,不能将身体抬离地面,运动时以爬行为能将身体抬离地面,运动时以爬行为主要方式主要方式••((66)肌肉系统:躯干肌复杂化,肋间肌)肌肉系统:躯干肌复杂化,肋间肌和皮肤肌出现。肋间肌(包括肋间外肌和皮肤肌出现。肋间肌(包括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的运动牵引肋骨改变胸廓和肋间内肌)的运动牵引肋骨改变胸廓容积以完成呼吸动作。皮肤肌连接角质容积以完成呼吸动作。皮肤肌连接角质鳞片,其收缩可牵引鳞片辅助爬行,蛇鳞片,其收缩可牵引鳞片辅助爬行,蛇类尤其发达。类尤其发达。44消化道进一步复杂化消化道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