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伤寒论精简版汇总VIP免费

伤寒论精简版汇总_第1页
1/41
伤寒论精简版汇总_第2页
2/41
伤寒论精简版汇总_第3页
3/41
1《伤寒论》研究进展三、《伤寒论》方剂研究总方:114方有名无药:2方(禹余粮丸、土瓜根方)单味药:4方两味药:8方三味药:23方四味药:23方五味药:17方六味药:8方七味药:17方八味药:6方九味以上:6方《伤寒论》方剂由于选药确切,配伍非常严谨,一味药的增减,药物用量的多少,均可引起方剂的变化和主治的不同,故《伤寒论》被后人誉为“方书之祖”。历代的《伤寒论》注家对《伤寒论》中的方剂都有专门的解释,而临床家又对《伤寒论》方剂的运用积累了大量的临床验案,均都研究《伤寒论》方剂的宝贵资料。但由于各家主张不一致,又给学习《伤寒论》方剂带来了较多的麻烦,让人有无所适从的感觉。关于《伤寒论》方的研究方法:就是怎样研究《伤寒论》方?(一)、理论研究1.方药类比1.1以主方为主的类比法1.1.1加味(以桂枝汤为例)1.1.2加量与加减(以桂枝汤为例)1.2据方药作用归类的类比法2.方证互勘1.方药类比所谓类比,就是求同析异,归类比较的方法。把许多具有共性的方剂先进行归类,再就同类方剂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各个方剂的特点与配伍规律。最早使用本法研究《伤寒论》的医家是唐初的孙思邈,使用的是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把太阳病篇方证条文,按法归类,分为:用桂枝汤法,用麻黄汤法,用青龙汤法,用柴胡汤法,用陷胸汤法,杂疗法七大类,同类方剂附例于后。1.方药类比宋·朱肱《类证活人书》中的“药证”明·施沛的《祖剂》,都使用的是类比法。清·徐灵胎《伤寒论类方》全部方剂归纳为十二类。具体方法为:“每类先定主方,即以同类诸方附焉。其方之精义妙用,又复一一注明,条分而缕析之。随以论中用此方之证列于方后,而更发明其所以然之故,使读者于病情药性,一目了然。”优点:如徐灵胎所说:“见证施治,无不吻合,岂非至便之法乎!”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方法颇受许多医家的赞赏,到目前已发展成为《伤寒论》注家中的一大流派。1.方药类比1.1以主方增减的类比法:1.1.1加味11.1.2加量与加减11.2据方药作用归类的类比法例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栀子豉汤、黄芩汤、葛根芩连汤、小陷胸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等都具有清热作用,适用于热证,但由于药物的性味不同,加上配伍药物有别,就存在很大的差异,临床应用中绝对不能混淆。1.2据方药作用归类的类比法苓桂术甘汤与真武汤:两方均有温阳利水作用,两方都用茯苓白术以运脾利水,前者伍以桂枝、甘草,则温脾阳以化饮,治脾阳虚而饮邪上逆,表现为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等证;真武汤伍以附子、芍药、生姜,则温肾阳而散水,治肾阳虚而水泛,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或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三泻心汤与乌梅丸1研究《伤寒论》的方剂的另一方面是必须要联系证候,丢开证候去研究方剂是没有用的,也就不可能获得正确的认识。因为《伤寒论》它突出的特点是变、辨、严、活、简。文字非常简略,总共只有397条。所以有时只提出一个症状或脉象,就出方药。如:“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举脉略证,如果没有风寒束表的表实证,单纯根据脉浮,怎么能用麻黄汤?如茯苓四逆汤证“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燥者,茯苓四逆汤主之。”(69)是突出主证,省略了一般的脉证,如果不作全面的了解,仅仅根据烦燥一证,怎么能用茯苓四逆汤?通常采用“以方测证”的方法来探求它的脉证,就目前而言,对茯苓四逆汤作用的理解很不一致有“回阳益阴”和“温阳利水”之说,究竟哪一个对?用“方证互勘”的方法。不但可以以方来测证,并且可以就证析方,才有可能得到比较符合实际的结论,从而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互勘的方法:首先应该对茯苓四逆汤中的用药有概括的了解,茯苓四逆汤的组成:茯苓四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含有干姜附子汤、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三方,应当具有与上述三方主治证候性质相近的证候,然后就证析方,就可以得到要领。2.方证互勘茯苓四逆汤中用茯苓的目的是宁心安神。许多药物都具有多方面的作用,茯苓自然也不例外,它既有利水作用,也有宁心作用,常随配伍药物而异,现代临床用于安神的主要用茯神。本方所伍为四逆加人参汤,其主要作用不是利水,当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伤寒论精简版汇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