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诊断学(消化系统)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一、消化系统的解剖:一、消化系统的解剖:由由消化管消化管和和消化腺消化腺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组成。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和小肠上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和小肠消化管消化管{{的十二指肠;的十二指肠;下消化道:小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下消化道:小肠(空肠和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管)。管)。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和胰;大消化腺:大唾液腺、肝和胰;消化腺消化腺{{小消化腺:消化管壁的小腺体。小消化腺:消化管壁的小腺体。•食管的狭窄:食管的狭窄:11、食管起始处(距切、食管起始处(距切牙约牙约15cm15cm););22、食管与左主支气管、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切牙交叉处(距切牙约约25cm25cm););33、膈的食管裂孔(距、膈的食管裂孔(距切牙约切牙约40cm40cm)。)。•胃的构造:胃的构造:11、贲门、贲门22、胃小弯、胃小弯33、角切迹、角切迹44、幽门、幽门55、幽门管、幽门管66、幽门窦、幽门窦77、胃底、胃底88、胃体、胃体99、胃大弯、胃大弯1010、胃粘膜、胃粘膜胃的胃的XX线像线像•钩形胃钩形胃最常见;最常见;胃底和胃体呈斜位胃底和胃体呈斜位或垂直位,角切迹明或垂直位,角切迹明显呈钩形。显呈钩形。•角形胃角形胃常见于矮胖体型常见于矮胖体型和和儿童;儿童;位置较高,胃底位置较高,胃底和和胃体近于横位,角切迹胃体近于横位,角切迹不明显。不明显。•长袜形胃长袜形胃多见于瘦长型人;多见于瘦长型人;近似钩形胃,全近似钩形胃,全胃胃几乎均在脊柱左侧,几乎均在脊柱左侧,角切迹明显,胃大弯角切迹明显,胃大弯下缘低于髂嵴水平甚下缘低于髂嵴水平甚至可入盆腔。至可入盆腔。二、二、XX线检查方法线检查方法•概述:概述:胃肠道疾病的检查主要用钡剂造胃肠道疾病的检查主要用钡剂造影,影,USGUSG与与CTCT对了解胃肠道肿瘤对了解胃肠道肿瘤的的内部结构、胃肠壁的浸润程度和转内部结构、胃肠壁的浸润程度和转移移等有重要意义。等有重要意义。◆◆血管造影:血管造影:用于胃肠道血管性疾病、胃肠道出用于胃肠道血管性疾病、胃肠道出血的检查和介入治疗,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也有血的检查和介入治疗,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一定的价值。MRIMRI在肠道疾病的诊断中价值较在肠道疾病的诊断中价值较小。小。•11、普通检查:、普通检查: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有限。对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价值有限。•22、造影检查:、造影检查:造影剂为硫酸钡,因钡不易被造影剂为硫酸钡,因钡不易被XX线线穿透,在胃肠道内与周围组织形成鲜明对穿透,在胃肠道内与周围组织形成鲜明对比。有胃肠道穿孔者禁用。比。有胃肠道穿孔者禁用。•胃肠道造影应注意以下三点:胃肠道造影应注意以下三点:a.a.透视与摄片结合,用透视可以各个角透视与摄片结合,用透视可以各个角度观察胃肠道影像,摄影除用于记录透视度观察胃肠道影像,摄影除用于记录透视所见外,更有利于微小病变的显示。所见外,更有利于微小病变的显示。b.b.形态与功能并重,形态变化为诊断的形态与功能并重,形态变化为诊断的主要依据,但功能变化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主要依据,但功能变化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义。c.c.触诊的使用:按摩与加压可造成胃肠触诊的使用:按摩与加压可造成胃肠道的不同充盈状态,触知胃肠管壁是否柔道的不同充盈状态,触知胃肠管壁是否柔软或僵硬,有无肿块、压痛及移动性。软或僵硬,有无肿块、压痛及移动性。•药物辅助造影检查:药物辅助造影检查:是利用某些药物改变胃肠道的功是利用某些药物改变胃肠道的功能或消除某些功能异常,达到详尽显示病能或消除某些功能异常,达到详尽显示病变的目的。变的目的。例:例:肌肉注射肌肉注射654-2654-2,降低胃肠道张力,有,降低胃肠道张力,有利于显示胃肠道粘膜面的细微结构及利于显示胃肠道粘膜面的细微结构及微微小病变;用于消除胃肠道痉挛,使某小病变;用于消除胃肠道痉挛,使某些些异常如溃疡龛影得以显示;帮助鉴别异常如溃疡龛影得以显示;帮助鉴别狭狭窄是痉挛性还是器质性。窄是痉挛性还是器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