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温塘镇中心小学康荣华教学内容: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活动探索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规律。2.过程与方法:通过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并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使学生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角的概念、角的分类和角的度量等知识。在本课之前,学生又掌握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研究了三角形的分类。这些都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形内角和作了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为本课内容的教学作了铺垫。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有助于理解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间的关系,是进一步学习、研究几何问题的基础。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教学难点:对不同探究方法的指导和学生对规律的灵活应用。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不同类形大小不一的三角形若干个记录表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剪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复习三角形的分类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角分类有什么三角形呢?(课件依次出示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让学生辨认),谁能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的特点?生1: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生2:三角形有三个角,……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①课件出示三个三角形对话的情境:直角三角形:哈哈!我的三角形最大,所以内角和也就最大!钝角三角形:不对,不对。我有一个大钝角,所以我的内角和才最大!锐角三角形:我的三角形小,那我的内角和就小喽……②师:看来三角形里一定藏有一些奥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三角形的知识《三角形的内角和》(出示课题)(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生的求知欲望。)二、探究新知1.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内角和1(1)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师: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生:三角形里面的三个角都是三角形的内角。师: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标上∠1、∠2、∠3(课件展示)(2)三角形的内角和师: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生: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的和,就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即:∠1+∠2+∠32.猜一猜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生:180°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你能肯定吗?师: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呢?生1:用量角器分别量出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再把量得的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看看是多少度。生2:用剪刀或者直接用手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再把撕下来的三个角拼在一起,看看拼成什么角。(量角法、剪拼法)3.操作验证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1)操作验证:4人小组合作①拿出装有学具的信封【信封里面有老师为学生事先准备的各种类型的三角形若干个(小组之间的三角形大小都不同),记录卡】拿出自备的量角器、直尺剪刀②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验证③4人小组分工合作:1人把结果记录在小卡上,3人操作。(老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保证学生能真正地试验,操作和探索,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拼一拼、画一画等方式去探究问题。)4、学生汇报,全班交流、点评、补充(1)量角法:①请两组同学到展示台来展示(一组正好量得三个角是180°的,一组量得三个角不是180°的。②请各小组汇报测量的结果组1:180°组2:175°组3:183°……③师:汇报的测量结果有的是180°,有的不是18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生1:量得不准生2:有的量角器有误差师:对,这就是测量的误差④师:没有得到统一的结果,这个办法不能使人信服,有没有别的方法验证?2(2)剪拼法①分别请两个小组的同学到展示台来演示②老师课件演示剪拼法(3)折拼法①师:有没有别的验证方法?②师:老师这里还的一种折拼的方法,请同学们看看是怎么折的(课件演示)③生:尝试折(同桌合作)④展示、点评5.发现规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6.数学文化除了这节课大家想到的方法,还有很多方法也能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到初中我们还有更严密的方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早在300多年前就有一位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帕斯卡,他在12岁时就验证了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