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我县共有建成的长诏、巧英、门溪及钦寸四个大中型水库,经核定纳入水库后期扶持范围移民28892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6.7%,其中资金直补移民16826人;不核定到人实行项目扶持的有12066(长诏水库5925人,巧英水库2077人,门溪水库4064人)人,分布于6个乡镇(街道)49个村。另全县有124座小型水库,其中小(一)型水库13座、小(二)型水库111座,分布在全县3个街道13个乡镇,据统计,124座小型水库共淹没山地8366亩,移民2117人。二、存在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1.村集体经济薄弱,项目开展缺少前期启动资金我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分散,经统计安置移民30(人)户以上的涉及7个乡镇(街道)的47个村。乡镇(街道)在安排县下达的移民扶持专项资金多从稳定、平衡方面考虑,安排项目数量较多,扶持资金分散,这个情况在2016年以前特别显著。库区和移民安置村集体经济薄弱,在没有明确安排项目资金的情况下,不愿在项目前期的预算、设计等环节先行投入资金,造成项目安排速度缓慢。其中主要原因是集体经济的收入来源单一,许多村集体资金几乎全靠财政转移支付,收入微薄。2.乡镇资金管理欠规范,人为因素干扰项目进度目前库区和安置区移民扶持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缺乏有效的项目进度回馈体系和资金使用进度安排,项目建设工作效率低下,职责难以划分,工作难以落实。有时甚至因为纠纷,严重影响工程进度,究其因,正是乡镇资金管理缺乏完善的台账管理和项目进度上报体系,未与县移民管理机构进行实时沟通,导致问题扩大难以收拾。3.各村项目上报积极性不高,基层移民扶持队伍缺位虽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已经开展十周年了,但是在乡镇一层没有专职的移民干部,我们承担了从项目申报审核、建设管理、工程和资料验收的全过程。部分基层干部对项目建设的规范、程序认识不到位,对预算变化、建设地点变化不主动申报,不及时发现,造成后期项目结报困难。4.项目建设重建设,轻材料根据乡镇上报的移民项目进度月报表显示,2016-2017年及以前安排的38个项目中28个已完工,由于没有及时上报项目竣工资料,无法完成项目资金的拨付。究其原因:一是不注重项目资料的积累,在项目完工后,需要上报资料缺失,不完整;二是项目审计时过长,进入审计流程至少需要两个月。2014-2015年结合县治水重点工作安排小将、巧英两乡镇五水共治8个项目,项目建设完工多年,但至今有6个项目未能出具审计报告;三是移民项目业主对完工的项目未及时跟进,报账不及时。5.发展观念陈旧,制约移民自身发展一是移民心理失衡,“等、靠、要”思想严重,依赖心理强;二是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专业化和现代化程度不高。库区大部分地方仍停留在传统农业的发展阶段上,专业化和现代化的程度不高。同时,库区移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都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缺乏生产技能和实用致富技能。三、对策和建议移民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发展问题。要使水库移民搬得动、稳得住、能发展,除了靠移民自力更生外,还得靠各级政府有针对性的采取综合措施,给予大力扶持,并把帮助库区移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安稳致富的重要手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着力解决存在的困难和突出问题,促使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一)强化水库移民工作的资金预支付能力,保证项目顺利实施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库区项目资金预支付体系,建立付款审批控制制度,做好会计人员的做账对账工作,让主要负责人承担预付账款清理责任;二是要职责分工,县移民管理机构要对项目资金预付款承担管理责任,跟踪了解预付款执行情况,并及时反馈给预付款申请部门,申请部门须跟踪预付款使用情况,并根据县移民管理机构提供的信息及时与供应商、承包商联系,清理预付款项。(二)加快建立项目资金通报制度,完善项目台账确定通报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监督管理方法,坚持依法行政、公开透明、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做到通报与落实相结合,监督与责任相结合,确保通报制度用到实处,起到实效;台账管理需要统一项目台账模板,统计项目力求完整、绝对真实,若有必要,可一并规范台账定期报送制度,并将其列入乡镇日常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