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教学论文评选让“写”绽放美丽——关注写字心理提高写字技能六安市裕安区解放路小学李军2013年5月16日让“写”绽放美丽——关注写字心理提高写字技能2011年12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课标对中年级写字的阶段目标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在教学中,我发现,中年级学生钢笔字书写能力参差不齐,怎样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钢笔字的书写能力?一、导得准,才能因材施教写字教学同样要面向全体,但是这个全体是由有差异的全体组成的。要让孩子学的有兴趣,要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就要先研究孩子在写字过程中的心理历程,从孩子的心理实际出发,注意因材施教,不用同一个标准要求他们,不用同一个办法指导他们。在一段时间的了解后,我发现按照书写的习惯和书写的能力,学生写字有这么几种情况:一种是书写习惯好,有一定的书写能力的;第二种是有一定的书写能力,但书写习惯不好的;还有一种是书写习惯和书写能力都不太令人满意的。了解了这样几种情况后,教师的指导也就会更有针对性,学生写字水平的提高速度就会加快。对书写习惯好,有一定的书写能力的学生,我充分发挥他们学习的自主性,让他们自悟、自练、自评,我只需指导他们解决遇到的疑难即可。对有一定的能力,但书写习惯不好的学生,我将重点放在书写习惯上,特别注意矫正他们不良的书写习惯(握笔的姿势、运笔的方法、书写的姿势)。对书写习惯和书写能力都不太令人满意的学生则要“双管齐下”,既通过各种方法强化他们矫正不良习惯的意识,逐步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又要培养他们的悟性,让他们懂得书写的一般规律,加强对他们书写的指导和训练。二、悟得透,才能熟能生巧从心理学角度考察,儿童学习书写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儿童的智力——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表现力和审美能力都能在写字过程中得到培养和提高。中年级学生在一二年级识字认字基础上对字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他们对字的评判有了自己的见解。作为教师,我们就应该顺应孩子的这种心理行为特点,为学生搭建符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学习平台,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写字的过程中来。1、慧眼看一看。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观察要写的字。通过观察了解每个字的结构、形态,懂得这个字的每个部件是如何搭配的,把握好写这个字的重要笔画。比如左中右结构的字各部分要写得窄而长,上下结构的字各部分也要均匀,上中下结构的字每个部分要写得扁而且宽……在每次观察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结构,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田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坚持观察下去,学生就能慢慢地把握好字形,最终离开田字格安排好字的结构。2、快嘴议一议。在看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来评价和修正自己的观察、认识,在同学(或老师)的点拨下,掌握写好这个字的基本要领。可以选择学生写的典型字例,请学生议一议。3、巧手仿一仿。仿写是培养学生悟性的重要一环,是学生的实践。倘若学生能在看、议的基础上认真地根据基本要领来仿写,就能“实践出真知”,很快掌握这个字的写法。小学语文课本在第一学段有“描一描”的内容。第二学段练习钢笔字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经常描红、临帖。在动手仿写的过程中,要领已在心中,写字的手也就“巧”了。当然,课堂教学中容不得我们将每个字都拿出来组织学生“悟”,老师一定要注意在指导学生看、议和仿的过程中,有意识让学生懂得一些汉字结构的基本规律和书写的要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写字的悟性。三、评得好,才能与日俱进教师在批改检查学生写字作业时,不要以自己的爱好或理解的标准要求儿童,要从儿童写字的实际情况出发,看发展,看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就感。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发展性评价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写字作业。对写字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而不是为了示范选拔,重视被评价者——学生自身的纵向自我比较,鼓励学生追求自身的发展目标,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最终形成资助发展的能力和习惯。总之,发展...